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消费扶贫 让农产品“ 俏起来”

2020-4-8 09:59| 编辑: 戴斐 | 查看: 2841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刘长城|来自: 阜阳日报

  近日,一条题为《春深去何处》的美篇推文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位于颍州区马寨乡皮楼村的花之韵花卉种植基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消费扶贫重点帮扶企业,随之成为消费扶贫的网红打卡地。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每次走访贫困户,都要到我这里买花卉苗木,这一棵枣树就是刚预订的,过几天就要来取。”花之韵花卉种植基地负责人蔡军告诉记者,2014 年他转让了上海的生意,回到家乡种花卖花,带动贫困户就业。经过6 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家花店两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40 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其中3000 平方米的钢架温室大棚就是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扶贫产业发展基金贷款的帮扶下建设起来的。去年,基地实现销售额20 万元。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发展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指导派驻皮楼村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扶贫工作模式,把消费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以消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鼓励机关干部用实际行动为消费扶贫作贡献。
  
  去年秋季,皮楼村贫困户刘凤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种了3 亩蔬菜,其中6 分地的大葱长势喜人,11月份达到上市标准。然而,老伴突然离世,刘凤娥的5000 斤大葱一棵都没有卖出去。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千方百计寻找销售渠道,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助她找到买家,一次性销售3000 斤。
  
  据统计,去年冬天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累计为当地贫困户销售大葱1.9 万斤,让一度滞销的大葱变成了市民争相采购的抢手货。
  
  驻村扶贫工作队不仅关注皮楼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还积极帮助村民扩大农产品的加工规模与外销渠道,蔡氏油坊就是受益的其中一家企业。
  
  驻村扶贫工作队从2019 年8 月开始为蔡氏油坊对接企业,帮助注册商标,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同时,经驻村扶贫工作队牵线搭桥,蔡氏油坊与蜜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还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通过对方渠道销售香油、菜籽油、熟芝麻、脱皮芝麻总价值万元。
  
  为了促进贫困户增收,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颍州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区统计局三家包保单位于2016 年共同出资17 万元,在皮楼村建设一个养鸡基地,所产的鸡蛋和土鸡由金牌实业有限公司以保底价回收。为支持皮楼村养鸡基地扩大生产,提高收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还号召全员参与,积极购买。几年来,仅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消费农产品总价值就达到5 万多元。
  
  年底,我们成功举办了‘ 扶贫年货节’,三天内成交量达1100 万元。”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皮楼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汪宗岭说,当时,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牵头,组织召开了有市扶贫办、市农委、团市委、市商务局等10 多家部门参加的协调会,从500 多家报名的企业中挑选出210 家带贫助贫企业,把千余种产品搬到街头直接面向市民销售,完成了全省首创、百家参与、万众到场、千万业绩的预定目标。2019 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机关党委开展消费扶贫的倡议,分16 批次帮助12户贫困户销售南瓜9 万多斤。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皮楼村农产品再次面临销路不畅的困境。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坚守防疫一线的同时,不仅主动帮助皮楼村的农户、贫困户售卖农产品,还为全乡滞销农产品找出路。其中,借助阜阳日报社旗下媒体和网络平台发布的《这里,需要你的帮助》求助信息,一个小时内达到5 万多的阅读量,让马寨乡因疫情滞销的6 万多斤四季青、芦蒿等农产品在两个小时内全部对接完毕。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皮楼村在2018 年就实现了脱贫出列,去年又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以前的0 元增加到去年的36.6万元。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