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有问题,找小黄

2021-4-7 09:2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935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金灿灿的油菜花、粉嘟嘟的樱花、绿油油的麦田,在临泉县迎仙镇南张营村的村道两旁,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让村民张东才的生活工作变得十分惬意,“现在跟以前不同啦。环境好,收入也高,多亏了小黄他们一心为咱们群众干事啊!”
  
  张东才口中的小黄叫黄婉莹。2016年,90后的她考入市文联,新婚不久便被选派到南张营村任扶贫干部。2018年任期结束后,她主动申请连任,再干三年。
  
黄婉莹(左)在基层走访
  努力让工作更贴民心
  
  6年前,南张营村可不是现在的模样。虽然事先做足了思想准备,但踏入村部的那一刻,条件的简陋还是让黄婉莹吃了一惊。
  
  当时村部没有办公楼房,仅租用了一栋小平房。那阵子正赶上阴雨不断,雨水顺着天花板缝隙不住往下滴,在屋内的泥地上溅起一朵朵小雨花。眼前的景象,令黄婉莹心中不是滋味,“我算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本以为考入市直单位就可以坐办公室,没想到被派驻到这里。”
  
  但黄婉莹没有自怨自艾,她收拾心情,很快就投入工作中。相对于家人的不理解,更让她郁闷的是,当地群众对她这个外来的“丫头”不感冒,各种碰壁、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常常将她弄得手足失措,尴尬不已。
  
  面对困难,黄婉莹没有放弃,她多次请教退休村干部,走访村中老人,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让自己的工作更接地气,贴民心。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渐渐地,村民们都喜欢上了这个清秀活泼的小丫头,遇到啥困难,都第一时间到村部找她帮忙解决。
  
  三年任期很快过去,2018年夏天,黄婉莹主动向上级提出请求:留在村子里,再干三年。她的想法很简单,脱贫任务没完成,自己不能当逃兵。
  
  有小黄在,就没有难翻的坎
  
  距离村部不远处,有座由香港丽达集团投资的服装加工厂。这处扶贫车间自去年投入运营后,实实在在改变了当地不少群众的生活和命运。
  
  往年一过春节,外出务工挣钱还是留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总是令80后夫妇张东才和李玉玲十分纠结。去年春季,夫妻俩共同进入扶贫车间务工,不用为这个问题烦心了。
  
  “现在俺们两口子在厂子里都算是骨干了,每个月总共能挣八九千块钱。”说起自己的工作,李玉玲很满意,工作量不算很大,每天下班还不耽误回家给孩子做饭。
  
  不过,在扶贫车间刚创办时,负责人张新侠可没少犯愁。去年3月,扶贫车间正式开工,正赶上疫情,招工难成为困扰她的一大难题。得知张新侠的窘境后,黄婉莹带领村两委工作人员,到有劳动力的家庭多次走访,反复宣传在家乡工作的好处,还专门录了一段录音在大喇叭里播放。在她和同事的努力动员下,扶贫车间很快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现在,只要厂子里遇到困难,张新侠都会第一时间找到黄婉莹。在她看来,有问题找小黄,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翻不过去的坎。
  
  她就像亲闺女,俺舍不得她走
  
  看着脱贫户安金峰住的三层小洋楼,记者怎么也想不到,两年前他家几口人还挤在低矮的小平房内。
  
  因为老伴身体不好,儿媳妇长期有病,大儿子智力有障碍,全家都靠67岁的安金峰和二儿子务工为生。在黄婉莹等人帮助下,安金峰被安排到公益岗位,加上二儿子外出挣钱,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依托危房改造,去年,安金峰盖起了这栋小洋楼。
  
  在安金峰心中,黄婉莹就像自家闺女一样亲。“俺真是舍不得小黄走,但咱更不能耽误人家啊!”黄婉莹离开村子的时间越来越近,安金峰见到她总唠叨一句话,“走归走,但别忘了俺们这些乡亲啊!有空一定经常回来坐一坐,看一看。”
  
  让黄婉莹欣慰的是,在南张营村这6年,她和同事们一起见证了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喜悦。如今,村子里新添了农民休闲文化广场,村小盖起了四层综合教学楼,村内有200年历史的张阁庙完成了文物保护修复工程,还修建了村道立起了路灯。2019年,南张营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去年12月份顺利通过省级美丽乡村评定验收。
  
  “无论将来走到哪,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不会忘记在南张营村的日子,不会忘记这儿的乡亲。”黄婉莹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为建设美好家乡贡献力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