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大伙喜欢看,我们就一直演

2021-4-14 10:1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667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通讯员 闫立业/文 记者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原本想给退休生活找点乐子
  
  谁知一干就是10年
  
  记者:高团长您好,我了解到宣讲团已经义务演出10年,当初是怎么开始的?
  
  高克允:其实,最初我就想着给退休后的生活找点乐子,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0年。
  
  2007年,我从桑营镇副镇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离开岗位,突然空闲下来,我就想着怎么打发时间?年轻时,我曾从事过乡村文化工作,想趁着还能动,把以前的爱好捡起来。于是,我就从家里翻出了多年未用的二胡,只要有空,便来到文化站,给老伙伴们拉上几曲。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一去文化站,不少同样闲着无事的中老年人也赶来,跟着我拉拉唱唱。一来二去,我竟也渐渐有了不少“粉丝”。
  
  在文化站跟大伙拉拉唱唱的时间久了,我就想着,不能天天就这样消磨时间,得带着大伙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们一商量,决定利用各自的特长,把党的好政策和正能量故事编成段子,到各村去开展文化宣传。就这样,大家各自准备,做条幅、买道具,一个名为“桑营镇夕阳红文化艺术团”的义演团体正式成立了。
  
  记者:艺术团第一次正式演出是什么时候?当时的情形还记得吗?
  
  高克允:是在我退休的第四年。第一次正式外出演出那天我记得很清楚。2011年8月,经过镇文化站协调,我带着14名队员各自蹬着三轮车,带着装备,赶到了15里外的桑庄,开始了第一次文化演出。
  
  第一次演出共用了两个多小时,加上来回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用去了大半天时间。让我感动的是,这群上了年龄的“老演员们”没一个叫苦喊累的,个个兴致高昂,倾情演出。贴地气的文艺节目,别出心裁的演出方式,让首次演出大获成功,赢得群众们的阵阵掌声。
  
  记者:艺术团的经费问题都是怎么解决的?
  
  高克允:起初都是大伙儿自发凑的,后来镇里也支持了一部分。
  
  首次演出成功让大伙儿很振奋,为了更好地开展演出,回来后,大家就商量着兑钱添置装备。有拿几百元的,有拿1000元的,有拿5000元的,我作为团长,带头从退休工资里拿出了1万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让这个老年文化团日益成型。
  
  素材来源于
  
  党的好政策、乡村新变化
  
  记者:团里有专业演员吗?节目素材来源哪里?
  
  高克允:没有专业的演员,都是业余爱好者。为了能让节目接地气,更有“泥土味”,受群众欢迎,我们都想了不少点子。
  
  作为镇里的退休干部,我发挥人脉优势,多次走访当地有艺术表演经历、能编能演能唱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戏骨,并在大家支持下,最终将这支团队改名为五老艺术宣讲团。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乡村建设里的新变化,都成了我们的素材来源,比如《婆婆和媳妇》《三代人》《关心下一代》等。大家用贴地气的语言和表演方式,把身边的故事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到各村开展义务文化演出,很受欢迎。
  
  记者:艺术团平时在哪里演出,群众反响如何?
  
  高克允: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加,周边乡镇也不断发出演出邀请。我和大伙儿一商量,干脆申请办了个演出许可证,专门从事文化宣讲。现在不仅是在桑营镇,五老艺术宣讲团的影响力都扩大到了临近县市甚至邻省。如今,除了周边乡镇,我们还多次受邀到相邻的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河南省郸城县白马镇演出。10年来已累计演出500多场次,观众有4万多人次。
  
  记者:关于艺术团的未来,有何规划?
  
  高克允:这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五老艺术宣讲团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们为乡亲们义务演出的初心始终没变过。
  
  我们团员基本都是上了年龄的老人,家家都有子女儿孙。关心下一代工作,讲究的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靠的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我认为,我们最宝贵的就在于大家的坚持。我们的艺术化宣讲活动,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化,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以后,我们会依旧如此。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