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的村民黄昱翔凭借高考理科587分的好成绩,加上专项招生计划,拿到了江南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又喜又愁。黄昱翔的家境并不宽裕,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全家只靠父亲一人在外打工挣钱。8000多元学费对于他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正当这时,黄昱翔突然接到“去镇里领取1000元助学金”的通知。 8月14日下午,界首市光武镇联系企业捐资助学,给全镇17名考上“211”、“985”等重点大学的新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虽然钱不多,但难能可贵的是,此举在光武镇已延续多年。 “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一份来自老家的关爱,做这件事的意义远大于发放金额的本身。俺村以前只有三四个人考上大学,现在每年村里都有20人左右考上大学,我认为助学金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黄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尚涛说。 据了解,光武镇十多年前兴起一股“重教风”,当时有两三个行政村自发给本村大学生发奖金,周边村镇也都效仿。现在镇里每年开学前都会集中欢送大学生,这成了“固定动作”。其中,从2016年至今,黄寨村已累计投入资金近10万元,开展助学类专项活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0558-219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