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阳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2020-12-31 11:01| 编辑: 刘黎 | 查看: 1989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李方达 通讯员 彭勃/文 记者 庞诚/摄|来自: 阜阳日报

  三水厂一期项目建设。

  近日,阜阳作为第十批34个国家节水型城市通过考核及公示,被正式命名。
  
  阜阳原是个缺水型城市,全市水资源总量36.7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38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48.28立方米,约为全省的1/3、全国的1/5。2018年9月,我市以“人水和谐融阜阳”为节水口号,启动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供水能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治理,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近3年,阜阳能用的水变多了,水环境更好了,从缺水型城市变身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居民用水不再紧张
  
  前几年,不少市民都在夏天经历过断水、缺水、水压不够等烦恼。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我市从提升供水能力着手,改善市民用水状况。近年来,全市新建改造供水管网798公里,新增公共供水用户6.5万户,安装水表近9万块。完成了二水厂工艺升级、输水管线改造、中水管网维修和三水厂一期项目建设,新增供水规模15万吨/日。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完成供水管网改造20公里,现管网漏损率修正后为4.66%。今后,阜阳高峰期用水紧张的情况会大大缓解。
  
  记者留意到,近几年阜阳在许多新建公园、道路上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在双清湾公园,由于铺设了透水砖,即使下大暴雨,地面也不会积水、发生内涝,而高温干旱天气时,地面又不会很干,这就是海绵道路的好处。除了双清湾公园,阜城京九路、向阳北路等7条道路,阜阳生态园、高铁西站站前广场、图书馆、科技文化中心在设计和施工中均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利用率提升
  
  阜城市民刘女士,一到周末节假日就会带着家人孩子,沿着七渔河溜达,或者散散步,或者扎个帐篷度过悠闲的一天。七渔河公园的大变样正是我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成功之一。近年来,我市对阜城建设区范围内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河道拓宽、园林绿化等,全面提升水体环境质量。截至目前,骆家沟、二道河、七渔河、六里河等19条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
  
  治理黑臭水体也需要用水。记者了解到,七里长沟的黑臭水体水质改善工程,用的就是中水。我市在沙河路、阜涡路、开发区新阳大道沿路设有12处中水取水点,将中水回用工程每日产生的4万吨中水用来治理黑臭水体。在颍南污水处理厂附近安装中水取水水鹤2台,生产的中水可供园林、市政、环卫1万吨/日的用水。通过水污染防治和中水利用,阜阳的水环境变好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科学用水 节约用水
  
  之前,阜城一些洗浴中心、洗车店,甚至一些工厂都有自备井,严重破坏地下水环境。开展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以来,我市严格用水管理,关停了红旗中学、三环电力器材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自备井,封闭地下水井130眼,压采水量1191.58万立方米,目前市区无地下水超采区。
  
  我市还严格管理用水大户。我市将阜城规划区范围内385家年取用公共供水6000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生活用水单位纳入用水定额(计划)指标管理范围。对连续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的单位、企业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目前已对3家企业、24家单位下达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通知。
  
  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最重要的是人人具有节水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近年来,我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节水宣传,鼓励居民使用节水器具,在全社会形成了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科学用水的氛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