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临近,皖北乡村田野里随处可见农忙的身影。在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徐淙祥的1200 多亩大豆、玉米完成播种,他正蹲在田间察看作物生长情况。 继去年种植的1000多亩大豆产量创新高之后,今年午收,徐淙祥种植的1230亩小麦再获丰收,经市级测产,高产田块亩产821.4公斤,平均亩产650公斤。“俺种的是晚熟的优良品种,成熟期错开了降雨,再加上科技良法运用,小麦‘强筋壮骨’,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说起种粮,徐淙祥如数家珍。 “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对包括徐淙祥在内的全国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 一年来,徐淙祥把总书记的期望与嘱托铭记在心间、书写在田间,切实当好“带头人”,带领乡亲们科学种粮,多种粮、种好粮。 去年9月,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正式成立,徐淙祥爽快地出任协会理事长:“种粮大户‘抱团’种地,既能交流经验,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广大小农户科学种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527名,涉及土地15万亩左右。依托种粮大户协会等平台,徐淙祥把一批批农业专家请进农家大院、田间地头,在推进粮食种植技术攻关的同时,为广大农户传授种植经验、提供技术服务。 “云站长,现在正是小麦返青拔节期,协会要举办一期技术培训班,您来给大家伙讲讲小麦病虫害防治好吗?”今年3月,徐淙祥又一次向太和县植保植检站站长云慧发出邀请。 多年在农技研究推广领域同道而行,云慧对徐淙祥的工作既赞赏又支持。“特别是去年以来,每逢小麦返青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等关键生长期,徐淙祥和协会都会举办培训、观摩、技术指导等活动,向种粮农户推广新技术,效果很好,这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农技服务与推广的重要力量。”令云慧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去年秋种后,徐淙祥向群众大力推广叶面微肥喷施,以补充小麦中后期营养,护叶保根,提高千粒重。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县约70% 的种粮大户中普及,平增增产达20%左右。 跟随徐淙祥的脚步,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加入到“带头人”的队伍中来,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当地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种粮大户王绍山目前在太和县赵集乡界牌村流转土地1100多亩,在开展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繁育的同时,还购置了进口的动力耙和旋耕、播种、施肥、震压四位一体机等先进农机,进一步探索、推广农机现代化。前不久,王绍山和徐淙祥等人一起外出考察,发现一些地方种植软质小麦销售给酿酒企业,效益不错,“我们合计,今年秋收后,也带领周边群众一起种,进一步提高种粮收入。” “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去年给徐淙祥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祖孙三代接力农业生产的做法给予赞许。 一年来,这份关怀与牵挂,滋润着三代人共同坚守的种粮梦拔节生长。 徐淙祥的孙子、27 岁的“新农人”徐旭东,如今正主攻农业试验示范与推广。过去一年间,他邀请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太和县农技推广人员、农资企业和高校专家在太和县开展了近 10 场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并在皖北平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同时,他还承担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农业推广中心及部分高校的试验示范项目,在 200 多种玉米、大豆和小麦中开展品种筛选、成果转化和农机试验…… “ 我会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向爷爷学习,做好农业研发推广工作,带领乡亲们走好科技种粮新路子,让种粮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徐旭东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