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做好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

2025-4-14 09:51|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7107| 评论: 0|原作者: 童云|来自: 阜阳日报

   做好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做好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快速响应、高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突出的是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实现群众诉求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办理。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强调时效性,明确诉求处理时限和流程,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响应;二是凸显有效性,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合力,避免推诿扯皮,提高解决问题效率;三是突出群众性,鼓励群众参与诉求处理的评价过程,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深做实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

  加强党建引领

  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党性强、作风硬、素质高的接诉即办工作队伍,树牢“民生诉求无小事、群众之事无小事”观念,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解决在实处。在基层党组织的强有力领导下,完善“纵到底、横到边”的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主心骨”作用,让村(社区)书记“解决事”“真管事”“能干事”。完善新进公务员到接诉即办一线锻炼工作机制,在城乡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和矛盾调处中心直接面对群众,更好了解基层群众诉求,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健全工作机制

  理顺各级事权,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沟通协作机制,形成接诉即办合力,综治、维稳、司法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推行“清单+闭环”工作模式,完善接办、跟办、督办流程体系,持续擦亮“有事找书记”“村嫂理事会”“六小行动”等基层治理品牌,推动接诉办理和主动治理高效衔接,抓实抓细民生实事,更好为民解难解烦解惑、问需问计问政于民,严防末端失灵,做到终端见效,切实把社会风险降下来、把治理水平提上去。对咨询、意见、建议、诉求、举报、投诉等进行分类处理,咨询、建议类由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认真研究论证,对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应当采纳或部分采纳,并予以回复;检举控告类由纪检监察机关或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依法依纪依规办理;对涉法涉诉类事项要引导群众通过司法渠道反映;突发性、群体性、紧急重大的诉求要及时报告本级党委政府,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及时采取措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防止产生不良影响。

  提高办理效能

  要加强统一领导和信息互联互通,疏通乡镇(街道)数据上行渠道,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双向流通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群众诉求“一网通办”,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事。强化数字赋能,提高诉求信息风险研判水平,使用智能化手段收集整合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群众诉求等线上线下信息,做好“日统计、周通报、月分析”工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保障精准施策,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把拓宽信息渠道与排查风险隐患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和网格员直接联系群众及消息灵通优势,主动发现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做到抓早抓小、及时处置,防患于未然。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赋权、下沉、增效,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运用职能部门“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处理拆迁安置、就业创业、物业纠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细致做好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经济纠纷、涉法涉诉等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重点人员动态管控,严防极端事件发生,扎实推进平安阜阳建设。

  完善考核机制

  对群众诉求处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鼓励群众参与诉求处理评价过程,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接诉即办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与干部考核评优、晋级晋职挂钩,对办理不规范、处理意见不落实、群众评价不满意和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依法依纪追责问责。以机制的力量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入细致做好为民便民安民工作,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阜阳市委党校)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