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金石传拓技艺 印古今之韵

2025-7-2 10:06|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316|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周姗姗/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使用宣纸和墨汁,用传拓技艺,将碑刻、古砖、青铜器等金石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像“复印”在纸上一样,不仅再现了原物风貌,还具有很高艺术价值。2024年,这项金石传拓技艺被列入临泉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学用制作金石传拓


  用传统技艺“复印”金石作品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临泉县一学校内的金石传拓工作室。一进门,便可看到两面数米高的展示柜里陈列着很多古砖,每块古砖上都有独特的纹饰。工作室的墙壁上,则挂满了精美的金石拓片。

  金石传拓技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学用正制作拓片。只见他将一块宣纸轻轻地覆盖在古砖上,通过喷水、用棕刷扫压、排出空气等操作,使宣纸紧紧贴住古砖凹凸的纹路,再用蘸墨的拓包在上面游走拍打……古砖上的文字就一一浮现了。

  今年62岁的黄学用,是安徽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临泉县书法家协会理事。之前,他一直从事建筑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地基层做防水时,发现土中露出一块带文字的古砖砖角,激发了他对古砖的兴趣。20多年以来,他共收集了2000多块古砖。为了破解古砖上纹饰的含义,他便开始学习传拓技艺。

  黄学用介绍,传拓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为一体,涵盖甲骨、吉金、陶文、铜镜、瓦当、砖石等门类。“古代通常用金石碑刻来记录文字,但是实物易损坏丢失,传拓如同‘复印机’,将金石上纹饰‘复印’下来一样,更易于保存和传播。”

  关键在“因材施拓”

  2008年,黄学用结识了著名的传拓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系统学习金石传拓技艺。

  “跟老师学习后还需要自己慢慢摸索。”黄学用介绍,传拓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因材施拓”。不同的材质,用墨的干湿、轻重不同,在纸上呈现的效果也不同。用来传拓的拓包多是他自制的,里面塞上棉花,外面用绸布包裹,再用胶布捆扎起来。这些拓包大小不一,小如火柴杆、大如巴掌,便于“因材施拓”。

  多年来致力于金石传拓,黄学用总结了20字传拓技艺精髓——“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匀称、墨不透纸、拓片完整”;创新“五因”操作经验——“因碑用纸、因纸用墨、因碑施艺、因纸施拓、因天施拓”。从保护碑刻的角度出发,他结合“擦拓、扑拓、揉拓、点拓”等技法,坚持用少墨作出精良的拓片,努力把“因拓损碑”减少到最小。

  近年来,黄学用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传承金石拓片技艺注入更多活力。

  2022年,皖北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金石传拓社团工作室,聘请黄学用担任老师,开设传拓社团。三年多来,工作室教授了100多名学生。

  下一步,黄学用希望举办关于金石传拓的展览,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技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