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记者在现场】“路通了,回家就近了”

2025-8-6 09:07|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157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汪乐意 通讯员 高晓静|来自: 阜阳日报

   开栏语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在现场,获取的信息更真实,感受更细腻,思考更深刻。一个小故事,几句家长里短,一段现场描述,便能勾勒出城市的生长、乡村的发展。即日起,本报开设“记者在现场”栏目,以“短、实、快”为骨,“深、暖、真”为魂,深入城乡一线,捕捉田间地头的耕作身影,记录工厂车间的创新发展,倾听社区巷陌的民生期盼。

  7月31日10时许,在S425颍上段五十铺境内的施工现场,路面晒得发烫。

  “轰隆隆……”1台振动压路机、4台光轮压路机、8台石灰土拌合机正轰鸣着来回穿梭。武子宾站在路基中央指挥着机器作业。

  他穿着橘红色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皮肤晒得黝黑,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机器声音太大,喊得再大声对方也听不见,全靠手势指挥。”武子宾一边说着,一边抬手向不远处的石灰土拌合机操作员比划——掌心向下压是“放慢速度”,双臂张开是“扩大拌合范围”。

  这名来自颍东区胡桥社区的汉子,虽然年仅35岁,却有13年路面施工经验。两年前,他来到S425颍上段项目工地,主要负责路基施工班组的现场指挥调度,包括机械调配、人员安排等。

  “路基是道路的根基,它承载着车辆的重量,施工至关重要。从素土平整翻晒,石灰撒布与拌合,稳压刮平碾压,到测量、洒水养护等,有10多道工序。”武子宾说。

  一阵风突然刮过,卷起的粉尘迷住了眼睛。武子宾揉了揉眼,快步走到刚拌合好的石灰土路面上,弯腰抓起一把土搓了搓,又蹲下身扒开土层查看均匀度。“这步必须盯紧,石灰土拌不匀,后期质检肯定出问题。”他拍了拍手上的粉尘,目光扫过正在作业的机器,对工人说。“现在赶工期,机器连轴转,人也跟着连轴转,但质量这根弦不能松。”

  武子宾的口袋里,装着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用品,停在路边的电动车上还挂着容量2000毫升的水杯,以应对高温天气。

  S425颍上段是东北大外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6.3公里,于2023年9月开工,计划今年底建成通车。

  东北大外环是省、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起于颍上县六十铺镇,穿过颍东区,止于颍泉区宁老庄镇,贯穿3个县(区)8个乡镇,总里程约71公里。目前,该项目的颍泉、颍东段道路工程已完工。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与已通车的阜城西南大外环共同构成长138公里、合围城区面积1180平方公里的环城快速一级公路。”东北大外环项目办副主任孙峰介绍。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200多名工人坚守在工地,远处的板房就是他们临时的家。

  临近正午,武子宾招呼着工人吃饭、休息。他边走边望着逐渐成形的路基,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等这条路通了,回家就近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