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处理7.5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综合回收率稳定在95%以上,锂电回收生产线单体规模居全国前列……日前公布的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锂电回收领域,成为阜阳绿色新能源产业的代表。 11月6日,记者走进界首高新区的南都华铂生产基地,总投资5.2亿元的年处理7.5万吨废旧锂电池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圆柱状和刀片状的废旧锂电池经破碎、分选、提纯等12道工序,转化为比食盐更细腻的电池级碳酸锂粉末。 “新能源汽车常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后可获取正负极材料、铜箔、铝箔,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回收的关键。”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材料中试室负责人朱芹介绍,近年来,公司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自主研发“选择性提锂技术+双极膜电渗析”工艺,资源综合回收率稳定在95%以上,产能较行业平均水平高30%。 “选择性提锂技术运用湿法工艺净化除杂正极材料;双极膜电渗析实现氢氧化锂溶液高精度提取。”朱芹表示,新工艺使资源回收率提升0.5个百分点,最高达95.5%,整体回收工艺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近10%。 在企业研发中心,华铂科技领衔的科研小组正与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实验室成果转化。其中,企业与中南大学共建的锂电循环研究中心,由高校攻关基础研究难题,企业负责产业化落地,技术迭代速度显著加快。 “企业去年突破的低能耗提纯技术,就是锂电循环研究中心3个月内快速转化的成果,现已应用于整条生产线。”朱芹说,技术突破源于企业对创新的持续投入,去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超4.28%。 截至目前,南都华铂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 “通过研发创新与技术改进,企业年节省成本超300万元。”朱芹介绍,凭借技术优势,南都华铂电池级碳酸锂产品进入新能源头部企业供应链,成为多家头部车企核心供应商,再生锂电材料细分市场占有率超1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南都华铂总经理朱昊天表示,作为界首锂电循环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与华拓新能源等本地企业形成技术互补,年带动产业链产值超50亿元。下一步,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升级正极材料生产线,完善“回收—再生—制造”产业链闭环,让“阜阳智造”在绿色新能源赛道持续领跑。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