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花式促销”,阜阳一些网络达人也活跃在线上,帮助本地农特产品搭乘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近日,在太和县李兴镇一处农家小院,网络达人“庞大妈”正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刚出锅的热馍,蘸上酱豆,对着手机镜头露出慈祥的笑容:“这是俺家自己晒的老式酱豆,在直播间下单,15.8元一瓶,今天下单还能立减3元!”这样朴实的展示方式,引来众多网友留言:“馋哭了”“已下单”。 “庞大妈”的走红,源于5年前女儿庞艳红随手拍摄记录她农家生活的短视频。没想到,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内容意外吸引了大量关注。如今,“庞大妈”抖音号已拥有百万粉丝,曾经的农家小院也变成了带货“直播间”。 “短视频火了,我们就想着给家乡的农产品找条新销路。”庞艳红表示,几年来通过直播带货,他们成功带火了本地的红薯粉丝、老式酱豆等特产,年销售额接近2000万元。在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庞艳红也摸索出了新的方向:“以前卷价格,现在卷品质。”今年“双十一”,他们每天都能卖出2000多单酱豆,让这道传统风味飘向全国各地的餐桌。 在“双十一”期间同样忙碌的,还有临泉县巨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俊杰。在位于临泉县白庙镇的企业直播间里,主播正在热情推介手撕千层馒头:“老面兑老碱,手撕千层馒头,麦香十足!”一番推介,引得网友纷纷下单。 2022年,杨俊杰返乡创业,经过3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千层老面馒头的传统制作技艺。2024年转战电商后,他创新采用“土办法”进行引流,如今仅在抖音平台的日销量就达到1500单,还带动隔壁村的西瓜酱豆厂实现日销千单。 “卖馒头不能只讲好吃,还要讲好背后的故事。”杨俊杰经常在直播间分享小时候看奶奶揉面的温馨回忆,“不少老乡说,买的是馒头,吃的是乡愁。”这种情感共鸣,让他的产品在众多电商商品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在电商直播等新业态的带动下,我市涌现出“庞大妈”、杨俊杰等一批网络达人。他们借助数字平台,不仅拓宽了个人发展路径,也为家乡农产品打通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助力一批“阜阳味道”走出乡村、走向全国。据市商务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已达118.34亿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