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阳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在有机电合成方面取得新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Organic Letters》上。 据介绍,“二硫代磷酸酯”与“亚砜亚胺”是药物和农药分子中的关键结构,将二者通过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连接,有望开发出功能更多样的候选药物或农药。但现有的合成方法大多依赖金属催化剂与化学氧化剂,环保性不足且操作复杂,能够直接将这两类结构连接起来的合成策略也非常有限。 因此,阜阳师范大学科研团队转向了“电化学合成”这一绿色方法——利用电能代替传统化学试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化学反应。早在2024年,该团队的负责人钱朋副教授与盛良全教授就合作开发了一种用电化学方法将亚砜亚胺与二氧化碳污染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基于此,他们进一步突破,开发出了一种更高效、环保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这种新方法无需添加化学氧化剂,就能顺利地将亚砜亚胺和二硫代磷酸酯结构连接起来,以中等至较高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还可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锅法”操作,大大简化了合成过程,为药物研发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新路径。 这项研究依托于该校的安徽省生物质功能性低聚糖工程研究中心和生物质转化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完成,阜阳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