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街头寻味

2020-1-4 09:03| 编辑: 刘黎 | 查看: 87950| 评论: 0|原作者: 梁如云|来自: 阜阳日报


  华灯初上,清真小吃街就嘈杂起来。几十年前我从北关到东关,第一次慕名而至,到今日隔三差五来一趟,这条狭窄的老巷子一直是说不尽的热闹繁华。早早晚晚,川流不息的人群拥挤不堪。这条小街上,阜阳城来过的人不计其数,老摊位多,老味道长,老主顾常来常往。谁家牛肉香,谁家羊肉鲜,谁家包子好吃,谁家麻糊好喝……许多人心里都有底。
  
  大老远跑到这地方,当然是为了寻找自己喜欢吃的玩意儿,这里南北风味的小吃,酸甜苦辣样样尽有,想吃什么买什么。
  
  刚走到街头, 就眼花缭乱了。先是视觉冲击,色彩鲜活的食品在眼前发亮,接着是一股股热气夹杂着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挑逗着人们的食欲,到处弥漫着挡不住的诱惑。东西还没吃到嘴,胃口一下子就给吊起来了。
  
  特色不同的店面和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有的自称为“百年老店”,有的显摆出“祖传小吃”,招牌下摊主们展开可爱的职业笑容,一边表演着各家独门手艺,一边频频向每一个人亲亲热热打招呼,不厌其烦地招揽着南来北往的吃货。几乎每个小吃摊点都有三五个人在转悠,大人小孩的眼睛直接盯着各种花色的食物,鼻子近距离嗅着香味,不少人一脸馋相,吃着口里,看着锅里。
  
  像我这样贪图口福的人彼彼皆是,往雅处说喜欢追求“口舌之欢”,俗称就是“饕餮之徒”,吃货。不仅在于裹腹解馋,更是为了在那种氛围里过把吃瘾。一部分人逛的时间比吃的时间长,比观风景还有兴致。也有人在享受饱腹美食的过程中,探求着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同时感受着自古以来传播美食丰饶之地的气息。
  
  这些年来,无论城市乡镇,不分东西南北中,发展最快的是小吃业,增加最多的是小吃店,最热闹的是小吃街,最红火的是夜市大排档。不同区域的人类,争先恐后地催生出不同味道的美食,一个地方,总千方百计地设计出一个个小吃品牌,用一种味道将人们凝聚起来,打造这个地方的特色风情。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街头寻味的经历。无论走进哪个小吃街,都会让你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找好吃的,虽然很平常,却能激发出某种乐趣。在不同的摊位前,观看琳琅满目的造型,欣赏五彩缤纷的颜色,品尝本地或异域的吃食,能给人一种满足感,让人觉得寻味也是件有意义的事。
  
  在寻味的过程中还可以无意中看见人间百象: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三五成群的朋友,亲密无间的情侣,孑然一身的独行客,有的仔细咨询,有的挑挑拣拣,有的问价侃价,有的坐在桌上吃得满嘴流油,有的蹭来蹭去磨叽了半天,还拿不定主意吃啥,有的还可能一下子就激发了尝遍一切的野心,狠不得对每一样食物都下手。
  
  摊位之间的差异很大,大多数摊位前挤满了吃客,有的甚至坐着等待,站着排队,有的摊位相对冷清。但每个小吃摊都简单便利,想吃什么,转眼间就送到。买卖面对面,摊主和顾客随意交谈,很容易产生共鸣,成为熟人或朋友。人类在食物的传播中,或者有许多隐秘的联系还没有被发现,或者隐藏着共同的情感,等待我们去寻觅。
  
  逛小吃街,不需要预订,不需要盛装,不需要大把花钱,自由自在,各取所需。偶尔遇见老邻居、老同学,会莫名其妙的一瞬间感动。迎面碰上的陌生人,也会不自觉地产生亲切感。常去街头寻味的人,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享受口舌之乐,吃到合口味的东西,这是一种缘分,得好好享受。街头寻味是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即使不吃不喝也能让人感受到愉悦,
  
  阜阳这儿传统小吃盛行,当地特色的美食不少,街头小吃摊更多,一个挨一个。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关于麻糊油条的记忆,街头巷尾数一数有多少个卖麻糊的?多少家炸油条的?三百家?五百家?或许更多。还有呼拉汤、油茶,相当一部分人和我一样,从小到老的早餐就是麻糊油条,吃了几十年也不烦。
  
  吃在街头,街头寻味是找乐,看热闹,在美食的天堂里,不仅人人可以找到又便宜又好吃的东西,而且找出好心情。味道需要自己去找,去辨别,千万别轻易相信社会上那些不负责任的广告吹嘘,他们往往给人误导,我就不止一次上过当。一则广告吹一家羊肉馆如何正宗,如何老味,结果是价位高,味道差。还有吹一家烧饼店如何,结果没多久就关门了。街头寻味的人都有个经验,找人多的地方或摊位,好吃,也不会拉肚子。“懒得做饭”,好像成了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常态,成了当代社会一种时尚。当今“老家味道”在社会上普遍流传,中间还夹杂着嗲音“最喜欢吃奶奶包的饺子”,若干年后,老家的锅灶不冒烟火了,包饺子的奶奶越来越少了,街头寻味会不会成为家常便饭,越发红火?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