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走访诗人故里刘庄

2020-10-15 09:15| 编辑: 刘黎 | 查看: 54791| 评论: 0|原作者: 雪涅|来自: 阜阳日报

  
  “在皖北,在干净而清澈的阳光里/在春天,在茂盛而葱茏的翘望里/一个小小的村庄,端坐着/像一颗饱满的石榴/那么幸福,那么安详……”这几句诗来自刘三石诗集《老家刘庄》,读了诗集,忽然对诗意葱茏的刘庄有了一些迷离而朦胧的认知。于是,在一拨文友撺掇下,偷得浮生一日闲,我们与刘三石相约走访了他的故里刘庄。那是一个沉甸甸的秋日,季节之笔已将一个村庄涂抹得五彩斑斓。走进刘庄,犹如走进一个金秋的画碟。每一个走进村庄的人,此时此刻都会用心情之笔在刘庄的画布上各极其致地添加、附丽。我不觉改了嵇康的一句诗,谓之曰:“秋木载荣,布叶垂荫”。
  
  剥去刘三石诗笔的矫饰,这个座落在太和以北、港集以南的刘庄,实则皖北一个再素朴不过的村子。这样的村子在皖北平原上比比皆是,每日上演着各自的人间烟火。水泥铺就的村街,中西式样混杂的小楼,尚且清冽的小溪,绕村而植的杂树,郁郁葱葱,载繁载荣。当然,也有一条条纵横之阡陌和蜿蜒的田野小路。刘三石几乎在村中的每一片树叶上都题下自己热爱的诗章,不是滥情,惟有情爱。走进刘庄,庄子合理的布局,村舍的清洁,很让人意外。这些年,我虽很少深入乡村,但仅见县郊之村庄三五,尤其一些空心村,村舍混乱,村街脏乱,落叶覆盖,几年不见清扫,更见林中破败旧居,落寞清寂。眼下的刘庄鲜有其窳败之景,村街清爽,村舍俨然,村树也不见芜杂,尤其是村民,见人热情相呼,礼貌、周到,即对陌生人,目光也和善,暗含笑意,我每欲“心从朋好尽,形为欢宴留”。儒风化育,刘庄显然保留着过往一些古村落乡绅文化的遗存,且对朱子家训一类的传统文化敬爱有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此古训,想来刘庄人是耳熟能详的。如是,我默默吟起陶渊明的《移居》诗:“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此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乡居的快乐,多在“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斯时,我站在刘庄村边,不由遥想翩翩,忽然想到阜阳最近在全市范围启动的“清洁村庄”“清洁集镇”创建活动,要求各县市在全县范围内遴选一两个样板村,作为村居环境的示范。刘庄无疑是一个“清洁村庄”的例证,或者说,它是一个未经雕饰、不事浮华、原生态的样板,也是一个村子应有的素朴之本相。素朴的诗意最不该矫饰,所谓“一半还之天地,一半还将人间”。其实,样板好打造,只要肯花钱,可随时随地拷贝,但人文环境的滋生、蔓延,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这些年,我们只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忽略了干净清洁的村容村貌建设与维护。孰不知,繁荣只代表了经济发展的好坏,清洁却代表了文明程度的高低。之于繁华的村庄,清洁的村庄显然更重要。用刘三石《春风十万里》诗说:“一只羊起身,一片瓦含绿/一粒星子落入小口水井的眸子里/一掌春风,最先吹到的/为什么,总是一方最贫穷善良的土地……”善良的人心是最干净的,干净的人,最应该生活在一个清洁的村庄里。有了这些,一个村庄才有可能长久地“春木载荣,布叶垂荫”。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