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愿“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2022-4-1 09:5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6701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清晨六点半,租住在颍州区河水铺街道上的刘丽萍起床烧饭。吃完饭之后,她带着女儿向不远处的特教学校走去。女儿暖暖患有自闭症,又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今天我们走近他们,带去一份关爱和理解。
  

  在阜阳市翔飞特殊教育学校,暖暖已经呆了4年多。“4年前暖暖快3岁了,还对我缺乏应有的依恋感。”刘丽萍说,暖暖自幼就不活泼,大人逗上她半天,她几乎没有反应。于是刘丽萍带着暖暖到合肥、上海等地做系统检查,最后被确诊为自闭症。
  
  后来,刘丽萍带着暖暖来到这所学校,开始了陪读生涯。刘丽萍不清楚陪读的日子会持续多久。她说:“只要我健康一天,就会陪伴暖暖一天。”
  
  记者昨日走访得知,在该校不远处的河水铺街道上,有100多位类似刘丽萍的妈妈。她们为了陪读,在此租房居住,相互照顾,经常交流孩子康复经验。
  
  家住颍东区插花镇的张晓珍,第三个孩子强强从1岁多起便有些与同龄孩子不同:“他不会说话,对外界没反应,甚至都不会笑。”
  
  因为其他孩子还需要照顾,张晓珍只能选择走读。由于家离学校近30公里,张晓珍给电动车配了两块大容量电池。每天天不亮,她就带着强强往学校赶,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后,孩子被送进校园开始半天的康复学习。中午放学后,她再骑车带着孩子回家。
  
  后来,张晓珍才知道,给强强报名的那天是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经过几年的康复学习,强强的变化很大,能够和她进行简单的交流了。
  
  和其他自闭症孩子相比,晓晓的情况有些特殊。她一直喜欢唱歌跳舞,喜欢有趣的玩具。妈妈周冬梅怎么也想不到晓晓会有自闭症,直到晓晓进入幼儿园后,老师说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
  
  2020年下半年,晓晓被确诊为自闭症。医生说,晓晓的情况较轻,但呈现“退化”的趋势,如果不及早介入康复治疗,孩子的智力会每况愈下。周冬梅赶紧带着孩子到市残联下的康复中心报名学习。如今孩子已经到了大班,变了很多。
  
  “你看看,晓晓多漂亮。”周冬梅将QQ空间的女儿照片视频给记者看,说晓晓笑容甜甜的,就像欢快的小天使。
  
  阜阳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培智班负责人王云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病征包括不具备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行为模式等,但只要及早介入,通过科学的康复手段,可以让自闭症孩子健康成长,具备基本的学习生活能力,达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王云说,对自闭症孩子进行康复学习,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教育引导,帮助大部分孩子较好地融入社会,很多情况较好的孩子,在经过康复学习后,完全可以进入普通学校,正常学习生活。
  
  记者从市残联康复科了解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我市33项民生工程之一。按照相关政策,凡是家有智障、孤独症,或听力障碍、肢体障碍的儿童,都可向所在县市区申请康复救助,其中0到6岁为中央项目,每人每年15000元,7岁到14岁为地方项目,每人每年12000元。申请通过后,即可到指定的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救助。(文中涉及的家长和儿童皆为化名)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