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第八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中,经过多轮次选拔,阜阳市气象局一名职工代表省局参加竞赛,安徽省气象局获团体优秀组织奖。 今年8月份举办的第八届安徽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中阜阳市气象局获团体第一名、个人全能前两名;在同月举办的第三届安徽省防雷检测员职业技能竞赛中,阜阳市气象局获团体第一名,个人全能前三名。 近年来,阜阳市气象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发挥竞赛引领,坚持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以赛育人,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注重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阜阳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高位布局,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阜阳市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整体谋划,制定实施《阜阳市气象部门气象人才发展规划(2022-2035年)》《新时代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聚焦气象事业发展所需,加强人才引进和招录,全市气象部门共有在职职工9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8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6人。强化人才培养,实施“传帮带”人才指导培养计划,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促进人才“上挂下派”,先后培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19人,选拔首席气象专家2人、优秀气象人才1人、青年业务骨干6人,逐步形成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气象专家为核心、青年业务骨干为储备的人才梯队。 岗位练兵,搭建人才成长“大舞台”。坚持以业务技能竞赛为引领,聚焦业务能力提升,持续开展岗位练兵和竞赛集训。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制定岗位练兵工作方案,强化服务保障,形成全方位支持、全身心投入、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采取在岗自学、实战演练、集中培训、选拔集训、个例评析、测试考评、讨论交流以及传帮带、大讲堂、小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落实专人抓培训、抓督促、抓考核,确保竞赛准备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开展多轮次封闭集训,一对一、多对一、找差距、补短板、练内功、提能力,不断总结岗位练兵培训经验。建立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以赛育才的人才培养机制,连续7年联合举办阜阳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每年组队参加安徽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近5年的安徽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4次团体第一名和1次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7年来,全市涵盖综合观测、预报、防雷等专业约1470人次参加岗位练兵培训,317人次参加业务技能竞赛,通过竞赛人才的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严管厚爱,用好人才激励“助推器”。坚持以工作实绩为导向,强化激励保障措施,出台人才津贴管理办法,完善气象科研管理及学术成果奖励制度,提高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奖励支持力度。落实属地人才支持和奖补政策,推进气象人才统筹纳入地方人才队伍建设。对入选阜阳市专业技术拔尖气象人才给予3年支持期每人每年1万元津贴。对入选首批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给予人才奖励津贴;对获得全国业务竞赛参赛资格、全省气象行业业务技能竞赛获奖及入选市局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职工,优先考虑岗位晋级和推荐参加省、市级人才工程评选。近年来,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2024年全省五一劳动奖章申报资格,1人入选全国技术能手,4人入选安徽省技术能手,4人按程序申报2024年安徽省技术能手,1人入选省气象局“136”人才计划,2人入选阜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入选阜阳市专业技术后备人才,6人获阜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以学促干,写好服务发展“大文章”。学用结合,以学促干,近年来培育出的一批业务技术标兵、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在业务岗位上迅速成长,并在各关键岗位上勇挑重担,成为推动阜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持续做好学习研究成果转化,创新“11311”预报模式,打造市级短临预报阜阳样板,构建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阜阳市气象局业务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20年淮河王家坝暴雨,由省局专家及阜阳市气象局业务精兵组建的专家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进驻阜南王家坝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全方位开展气象服务保障,为王家坝闸的防汛调度及蓄洪区人员的安全转移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气象支撑。2022年面对极端高温天气,业务人员全力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强化部门会商联动,抓住有利时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土壤墒情。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