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堂问案到倾情调解,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近日,颍东区人民法院口孜法庭联合有关部门,化解了两起民事纠纷。 “这垄地争了这么久,今天终于有了定论。”在口孜镇某村村委会院内,村民武某某握着法官的手连声道谢。这场因土地界限引发的纠纷,让两家人从邻居变成“对头”,甚至演变为肢体冲突,从而引发健康权纠纷。 两人来到法院,法官了解情况后意识到:此案表面是人身损害的案件,实质是土地纠纷,必须标本兼治。 于是,法官进行法律研判,协调当地有关部门丈量争议地块,村委会参与劝说,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在另一起案件中,村民胡某与安某因琐事发生冲突,虽然双方愿意调解,但对赔偿金额争执不下,诉至法院。口孜法庭的法官联合当地派出所民警共同进行了调解。 法官用“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分项列表细化赔偿构成,展示近三年类似案件裁判大数据,对比诉讼成本与调解优势。经过释法说理,双方分歧逐渐减小。法官又邀请村里工作人员加入,运用情理进行调解。 最终,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协议,胡某当场支付给安某赔偿金。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