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林荫道?简直是‘糖浆陷阱’!”近日,颍州区人大代表韦礼通过民声呼应·阜阳市“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平台反映阜城部分路段的行道树出现“淋黏液”现象。这场由蚜虫引发的困扰,在民声呼应平台的协调下,得以快速整治,还市民清爽环境。 “我走在阜城西湖大道的人行道上,感受到空气中有绵密的‘雨丝’。奇怪的是,当时是大晴天,脸上、身上也没有水迹,只觉得有点黏黏的,不太舒服。”这一现象,让韦礼感到很疑惑。 后来在走访群众中,韦礼得知,不少市民和他有过相似经历。进入5月,该现象愈发明显。他的走访笔记中记录着不少市民的无奈:黏液落在外卖骑手的配送箱上,风吹过处,箱子上粘满柳絮和灰尘;汽车停树下半小时,玻璃上淋出磨砂视效,雨刷也刮不干净;路边经常有粘满黏液的纸巾团,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增大…… 这种黏液到底是什么?韦礼通过民声呼应·阜阳市“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平台的“人大信箱”进行咨询。市级平台将问题转交至市城市管理局办理。市城市管理局很快便予以回复。原来,韦礼咨询的黏液状物质系栾树蚜虫的排泄物。这类害虫每年3月孵化后吸食树汁,排泄含有葡萄糖、蔗糖等甜性物质的蜜状黏稠液体。蚜虫数量越多,排泄物体量越大,弥漫在空气中,形成黏腻的感觉,落在物体上,容易粘住柳絮、灰尘。 了解真相后,韦礼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对人流密集处行道树上的蚜虫予以治理,还市民清爽环境。 据了解,阜阳绿化部门早在去年冬季便开展过蚜虫预防性施药。近期,由于气温回升,蚜虫爆发,出现了困扰市民的“淋黏液”现象。市园林管理处已经启动专项治理,对阜城西湖大道、南京路、汝阴路等主要路段实施精准消杀,目前已完成首轮集中防治。 技术人员介绍,因蚜虫繁殖快、易产生抗药性,后续将结合虫情监测开展常态化防治,同时加强重点区域巡查频次,维护树木正常生长,还市民清爽舒心的城市环境。 对于市民关心的消杀安全问题,市园林管理处明确回应:当前使用的吡虫啉等药剂属低毒高效制剂,喷洒作业避开人流高峰时段,残留物对人体及车辆影响轻微,市民无需过度担心。“希望市民积极支持配合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移走树下车辆,为防治工作提供便利。”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