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5月14日中午,安医大二附院采集室里,历经4个小时的采集,“90后”检察干警刘祥武捐献出的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即将跨越千里,为一名5岁血液病女孩点燃生命的希望。这一善举,让他成为安徽省第751例、阜阳市第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祥武与妻子 刘祥武是太和县检察院一名检察干警。2020年春天,在太和公园漫步的刘祥武偶然看到路边停靠的献血车,于是登上车献血。当听到血站工作人员介绍“加入中华骨髓库,可能成为血液病患者重生的希望”时,他郑重签下同意书。 2025年春节后,正忙于工作的刘祥武接到省红十字会电话,称他的血样与一名5岁血液病女孩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刘祥武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命运的纽带,就这样将两个相隔千里的生命紧紧相连。 “挽救生命和办理案件一样,容不得半点马虎。”从接到配型成功通知起,刘祥武便开启了“生命守护者”模式。清晨6点准时跑步,办公室抽屉里常备维生素片,饮食也变得清淡起来。 单位得知后,第一时间调整他的工作,同事们自发组成“爱心后援团”,有人帮他整理案件材料,有人为他收集捐献注意事项。食堂工作人员更是细心记下他的饮食禁忌,精心准备营养餐。 5月9日,刘祥武前往合肥。5月14日12时20分,当最后一滴混悬液完成采集,他长舒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神圣使命。不久后,对方发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您这份跨越生死的馈赠,让我的孩子重获新生。您的善举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家庭,这份恩情太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请允许我们用最朴素的语言说一声:谢谢。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