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记者来到辖区医疗服务站、“小蜜蜂”驿站等地进行了探访。 医疗服务站 有点小伤小痛不用去医院 “平时接单忙,小伤小痛没时间去医院,现在外卖站点旁边就有医疗服务站,几分钟就能处理好,太方便了。”近日,刚在人民西路一处新就业群体医疗服务站处理完擦伤的外卖骑手王子铭笑着说。 走进服务站,只见临时休息区、读书区、充电服务区一应俱全,公共区域配备了按摩椅及雨伞、酒精、口罩、针线包等设施和用品,提供休息、阅读、避雨、如厕、取暖、纳凉等多项基础服务。 作为阜阳首个新就业群体医疗服务站,该站依托颍州区佑一康复医院而打造,免挂号费,并提供免费深度体检等服务。同时,服务站还开通绿色就诊通道,新就业群体若有紧急就医需求,可从此处快速转诊,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截至目前,该站已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健康体检2600余人次,义诊超2.3万人次,举办健康讲座160余场次。 “小蜜蜂”驿站 暑可纳凉、累可歇脚…… “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手机能充电、雨天能取伞……这个驿站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外卖骑手姜成飞对记者说。 姜成飞口中的这个“家”,就是位于颍州区万霖社区的“小蜜蜂”驿站。“以前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只能坐在电动车上休息一会儿。”万霖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振告诉记者,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该社区和小区物业整合党群服务小站等资源,打造了该驿站。站内配备了休息座椅、饮水机、应急雨伞、微波炉等设施和用品,免费向新就业群体开放。还设置了图书角,摆放了象棋等设施,供大家学习、娱乐。 “现在有了驿站,不仅能好好休息,还能和同行聊聊天。”快递员朱贺振的话道出了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 这样的“家”,在颍州区并非个例。颍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部务会成员贾振介绍,该区优化整合城市社区党群服务阵地、重点商超集中地等空间资源,建立86个“小蜜蜂”驿站并发布站点地图,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暑可降温、寒可取暖、渴可饮水、伤可用药、累可歇脚的贴心服务。 完善楼栋标识 上门配送不用“逢人就问路” “以前有些小区楼栋号不明显,找起来很费劲,见人就得问,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楼栋标识清晰了,配送效率提高了很多。”外卖骑手陈京京对近期站点内小区的变化赞不绝口。 陈京京所在站点配送范围包括宝龙小区、万霖花园小区、六里安置区等。“之前部分小区存在楼栋号模糊、缺失或标注不规范的问题,给快递员、外卖骑手的工作带来不少困扰。”贾振介绍,对此,颍州区各社区迅速行动,党员干部联合物业深入摸排,查漏补缺,及时更换多个小区损坏的区域平面图和指示牌,同时优化指示牌布置,做好行车安全提醒。 目前,颍州区已在各小区新增并优化了100多处路标和楼栋分布图,精准破解“进楼难”。 颍州区的暖“新”服务远不止于此。目前,该区正积极打造“友好社区”“友好商圈”等6个特色服务场景,下一步将把服务拓展至子女公益托管、专业法律维权等领域,全方位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