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临泉文王游园球场沸腾了——阜阳市首届农民篮球争霸赛(阜阳“乡BA”)正在进行。 颍上颍淮雄鹰代表队、阜南柳编之乡战队、临泉姜薯战队、界首卢氏彩陶队……全市共有8支队伍参赛。队员中有种粮大户、养殖能手,还有返乡青年、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全都跟农业或农村有关。 “投篮!”……9月21日,在临泉文王游园球场,比赛开始没多久,伴随清脆的哨声,一个篮球精准入网。观众瞬间欢呼起来。运动员们动力更足了,攻防转换间动作敏捷、配合默契。一次精准的传球、一记干净利落的上篮,都会引发观众的掌声与欢呼。 35岁的李朋涛是界首卢氏彩陶队的队员。他的工作跟农业有关,是安徽荣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每天跟菌菇、蒜黄、红薯、娃娃菜、白术等农产品打交道,篮球是他工作之余最喜欢的运动之一。界首球队刚一组建,他就报名了。“平时就喜欢打篮球,之前参加过夏季篮球联赛,这次必须到!”他说,参赛不为奖金酬劳,只为能代表家乡站上赛场,“穿上印着‘界首’字样的球衣打球是一种荣誉,即使不能站上最高领奖台,也能交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打好比赛,赛前一周,他每天准时出现在球队集训场地,结束后还会自己加练半小时投篮。 颍上颍淮雄鹰代表队的汤少帅是一名养猪大户,得知“乡BA”招募农民球员,他放下养殖场的日常管理事务,第一时间报名参训。在集训的日子里,他很少缺席,仅有一两次因事耽误了,忙完就去篮球场训练。“打球和养猪一个理儿,都得下功夫、讲配合,赛场上队友得默契。” 无论是李朋涛,还是汤少帅,他们的身份都是农民,而这正是“乡BA”的关键之处。本次比赛项目为五人制男子篮球赛,参赛资格有户籍、年龄和身份要求,其中身份要求须为农民,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有农村户籍的务工人员等。各战队的名称也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界首参赛队以界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界首彩陶及传承人命名,叫“卢氏彩陶队”;阜南参赛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阜南柳编命名,为“柳编之乡战队”。临泉生姜是当地有名的农产品,生姜产品远销海外。临泉参赛队以临泉特产生姜和红薯联合命名,叫“姜薯战队”。本次“乡BA”也可视为阜阳民间篮球联赛的升级版。 “阜阳篮球基础很好,30多年前,各县(市、区)便开始举办篮球联赛,各个乡镇纷纷组建自己的篮球队,特别是临泉县,一直有举办篮球联赛的传统,每年5月至11月的临泉县级篮球联赛,已成为我省四大县级篮球品牌赛事之一。”市文旅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体育设施越来越完善,截至目前,阜阳已建成篮球场地6817个,实现了全市行政村“村村有篮球场”的目标。 这位负责人还说,阜阳市首届农民篮球争霸赛不仅是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同于之前的“村BA”,阜阳“乡BA”不仅是一场比赛,现场还增设了农村市集等新场景,通过“赛事+农业”的联动,让篮球赛事的激情与田间地头的新鲜农产品有机结合,既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也为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次“乡BA”共计三天,9月21日至22日为常规赛,9月23日为总决赛,取前三名进行奖励,设置的奖品分别是小山羊、大白鹅、大公鸡。哪支队伍最终获胜,我们拭目以待。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