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印发《2025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明确“三秋”期间全市计划组织投入22万台农业机械。 今年,全市秋粮作物种植面积万亩,其中玉米407.3万亩、大豆206.4万亩、水稻113.5万亩、其他杂粮薯类23.6万亩。我市将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持续提升秋收机械化生产质量,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方案明确,“三秋”期间全市计划组织投入22万台农业机械,其中联合收割机1.9万台,各类拖拉机8万台,旋耕机、播种机、秸秆粉粹还田机、打捆机、深松机等配套农机具12万台(套),力争玉米机收水平达到92%,水稻机收水平稳定在99%以上,确保“三秋”生产任务全面完成。 做好服务保障方面,各地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开通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在主要路口和乡镇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落实跨区作业农机转运车辆免费通行政策,凭跨区作业证一律免费快速放行;联合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预报,协调石油、石化部门持续加强农机作业用油优惠保障,为种植户、机手和基层部门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主要路口和农业乡镇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做好跨区机手服务和秩序维护。 提升收获质量方面,各地要大力推广高效低损收获机具,督促机手规范操作,结合实际及时调整机具参数降低机收损失率,提高作业质量;广泛开展机收减损宣传培训和技能比武,加强机收作业质量提升示范,营造良好的机收减损氛围。 方案强调,各地要全面做好农机“体检”,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点机具安全技术检验,确保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加强农机安全作业宣传引导,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同时,落实好防灾救灾农机储备和调用制度,强化灾害防范应对。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