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秸秆打捆回收 合作社全包了

2020-6-6 10:00| 编辑: 刘黎 | 查看: 2275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闫翊|来自: 阜阳日报

      6月2日,记者在颍州区程集镇麦收现场看到,在田间作业的秸秆打捆机开过之后,一捆捆绑好的秸秆整齐码放在农田里,再由合作社车辆把卷成圆筒状的秸秆捆运送到专门收储点。
  
  统一打捆回收“今天收储的最后一批秸秆全部拉到热电厂,今年夏季的秸秆回收工作就全部完成了。”颍州区申冬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申冬冬告诉记者,合作社2014年成立,2016年开始承接秸秆打捆业务,去年起陆续投入200多万元购置打捆机,今年组织了12台秸秆机,承担了程集镇3个村、1.7万余亩麦田的秸秆打捆回收任务。“从5月21日起,合作社就开始收油菜秸秆,随后收小麦秸秆,回收的秸秆主要销售到周边热电厂,我们不愁销路。”申冬冬告诉记者,目前,午收期间合作社已回收小麦秸秆8000吨、油菜秸秆1000余吨。
  
  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打捆回收秸秆,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让他们得到了实惠。程集居委会村民郭其凤一大早就开着电动三轮车,把家里打捆好的秸秆送到冯许庄秸秆收储点。收储点工作人员清点收货,按每小捆1元的价格结算了费用。“其实,给钱多少不重要,给我们带来方便最实在。”郭其凤告诉记者,自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好事,可处理秸秆却成了麻烦事。“家里2亩地,秸秆没地儿堆放,只能拉到路边坑里,要忙好几天不说,还影响环境。”郭其凤说,现在秸秆统一打捆,他们不用自己动手,合作社就把秸秆收拾好了,不影响环境,也方便了夏种。
  
  增加临时用工除方便群众外,收储点还增加了临时用工岗位,增加了村民收入。“我们这个收储点,主要辐射程集居委会29个自然村、4600余亩地,5月21日设立后就开始收储油菜秸秆。除居委会工作人员外,还招工20余人,主要是附近的留守妇女和贫困户,从事看墩儿、秸秆浇水防火和收集零散秸秆等工作。每天每人工作八九个小时,收入80元。”程集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刘刚告诉记者。
  
  村民孙凤兰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天,她每天和老姐妹早上5点多出门,主要的工作是收集清理路边零散秸秆。“快了20分钟,慢了1个小时,装够一车,就运到收储点,活儿不算重,还能挣点零花钱,又保护了环境,挺好的。”孙凤兰说,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她平时在家没啥事,趁着午收干点零活挣钱,觉得很充实。
  
  政府补贴撬动近年来,我市变“预防式”禁烧为“消化式”引导,推广运用小麦打捆一体机,设立秸秆收储点,小麦收获和秸秆打捆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实现了小麦颗粒归仓和秸秆打捆的完美结合。据了解,今年程集镇在8个村均设立收储点,用来收储全镇3.4万亩耕地产生的秸秆。“目前,全镇秸秆打捆回收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在,主要是清理田边、河沟、路边的零散秸秆。”程集镇党委书记陈雷告诉记者,按照区里安排,从2018年秋季开始,程集镇实行合作社统一打捆回收秸秆模式,区里每亩地发40元秸秆综合利用补贴,主要用于合作社秸秆打捆收储、大户收储奖励、开展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相关宣传工作等。“目前,这种‘采一块、捆一块、运一块’的模式,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有效防止了秸秆焚烧,还能实现资源再利用,帮助农民增收。”陈雷说,通过回收利用,小麦秸秆变废为宝,参与企业获益的同时,也让农民得到实惠,受到各方好评。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