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撂火把

2021-2-20 09:42| 编辑: 刘黎 | 查看: 486913| 评论: 0|原作者: 马长海|来自: 阜阳日报

  
  淮河以北的许多乡村,过去曾流行正月十五晚上“撂火把”的习俗。在我的记忆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乡下有的地方,还有半大男孩儿正月十五晚上撂火把的。在买不起烟花的岁月里,撂火把也算是乡村孩子们的一种狂欢吧。
  
  那个时候的孩子总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穿上新衣裳,能吃上白面馍,能放上几挂鞭炮,更希望快点儿到正月十五,因为晚上就能撂火把了,就能在长满麦苗的大田里“疯”上一阵子。
  
  我小时候撂的火把都是用高粱秸秆扎的,长约七八十公分,小碗口粗细。制作很简单,先用砖块将高粱秸秆砸扁(便于燃烧),再将脱掉籽粒、俗称“黍脑”的东西裹在高粱秸秆中间,有的孩子还会塞几个鞭炮进去,最后用一种叫作猴条筋的藤蔓扎上几道,火把就算做成了。
  
  正月十五天刚擦黑,早早吃罢饭的男孩儿便在村口喊开了:“到南地(北地)撂火把去!”听到喊声,凡扎了火把的孩子赶忙撂下饭碗,还没吃上饭的孩子也等不及了,大家立即将火把塞进灶膛里燃着,急匆匆融入撂火把的队伍中,一起朝麦田走去。
  
  在家家“送年”的鞭炮声中,孩子们手中的火把映照在村庄的夜路上,就像一条忽明忽暗游动着的“火龙”。有些没扎火把的孩子也不甘寂寞,随大溜一起去凑热闹,孩子们一路喊,一路跳,直到进了村外的麦田才分散开来。
  
  所谓撂火把,就是将燃着了的火把扔上空中,虽说谈不上比赛,但谁的火把撂得高谁就有面子。孩子们在将手中火把扔向空中的同时,口中不忘念念有词:“谁的火把撂得高,谁家的蜀黍长得高”。随着胳膊一圈圈地抡动,火把便在风中燃着了,接着向上猛地一抛,一个个火把被扔上半空,火把在空中停留片刻便掉落地上,溅起的火花四散在麦苗周围。狂欢的孩子们就这样将火把扔起落下,落下再扔起,直到火把快燃尽时为止。有夹带鞭炮的火把自然是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给玩味正浓的时刻平添一些刺激。
  
  有月亮的正月十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月光映着火把是诗一样的意境——虽然乡村的孩子不明白啥叫诗的意境,但他们知道干脚干手地撂火把总比在泥泞的路上撂火把方便得多。落过雪的正月十五,孩子们也不讨厌。因为有雪光映照田野,夜晚是不太黑的,咔咔嚓嚓的踏雪声更能增添孩子们撂火把的兴趣。
  
  撂过火把的麦田自然是一片狼藉,麦田被践踏了,没有燃尽的火把头横七竖八地躺在麦苗间,但麦田的主人是不会埋怨孩子们的。因为清明前的麦苗还没起身,是踩不坏的,更何况农村还有年后“压苗”的习惯,以防麦苗疯长。因而孩子们在谁家麦田里撂火把,反倒帮了这家“压苗”的忙。
  
  现在彝族人的“火把节”成了“非遗”,而咱这地儿正月十五撂火把这一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劳动人民尊重自然规律,寄托美好愿望的民俗早已销声匿迹。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