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二)为王少敬,右(四)为“张祥” 核心提示 5月13日上午,位于太和县文明路的老怪骨头王自助火锅店门前热闹非凡。这家火锅店老板王少敬11年前收留了一名男子,并为他取名“张祥”,于近日帮他找到了家人。在“让爱回家公益寻人网”志愿者陪同下,“张祥”的家人于当天下午将他接回位于河南省泌阳县黄山口乡山庄村的老家。 家里来了一名流浪汉 望着与家人一起渐渐远去的“张祥”,王少敬的心情有些复杂,躲在墙角偷偷地抹眼泪。他高兴的是,在他和各地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张祥”终于找到家人;失落的是相处了11年,“张祥”早已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这一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这个故事要从2010年四五月份说起。那时,王少敬经营一家建材店。一天, 他在自家店门口发现了一名流浪汉。“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家在哪儿。”王少敬说,流浪汉衣衫褴褛,头发披散到肩膀。他带着流浪汉一起进了店,给他下了碗面条,下午又带他去理发、洗澡,并让他换上了新衣。 就这样,流浪汉在王少敬家住了下来。“在后来的接触中,他说自己姓张,我说那就叫张祥吧,好记。”王少敬说,熟悉了以后,“张祥”称呼他的小名“怪儿”。 “就像家人一样,吃住都在一起。”王少敬的妻子张漫漫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张祥”吃穿用的物品几乎都是她来买,理发、洗澡等由丈夫负责。在王少敬家生活期间,“张祥”很感恩,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忙干点家务。 十多年来一直帮他找家 尽管不愁吃穿,但王少敬还是从“张祥”支支吾吾的言语和多次独自离家的行为中感到,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想找到家人,想回家。 在王少敬家生活的11年,“张祥”曾多次出走,但都被找了回来。“最长的一次是2017年,出走差不多一年。”王少敬说,他不断在微信朋友圈寻找,又请老乡帮忙,最终在2018年年初于颍上找到了他。此时的“张祥”和2010年初见时一样狼狈。询问他的意见后,王少敬再次将他接回太和生活。 在与“张祥”平时的交流中,王少敬得到一些零碎信息:“家里有山、村子里还抽沙子……”根据这些信息,2013年至2014年,王少敬开车带着“张祥”去河南淮滨、信阳等地寻找家人,后期又到河南淮阳等县市找过,遗憾的是都没找到他的家人。 太和县刘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也一直在帮助“张祥”寻亲。“去年我们组织了十多个志愿者,开着车带着张祥在阜阳境内寻找线索。”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程辉、陈云等一直帮助王少敬在各大寻亲网站发布视频和寻亲信息。 5月6日,经介绍,王少敬在网上认识了“让爱回家公益寻人网”东莞厚街服务队队长喻辉平,并向他求助。了解情况后,喻辉平将信息发布到抖音等平台,同时联系上了雷霆方全国公益寻亲工作室的民警,请他们帮忙在公安系统比对。5月8日,通过比对,“张祥”的特征和河南省泌阳县黄山口乡山庄村村民王赖渣高度相似。 多地联动让他与家人团聚 随即,广东志愿者和河南当地取得了联系,并从王赖渣的哥哥王赖孩处了解到,王赖渣走失了10多年,且有智力障碍。看到照片后,他确认“张祥”就是他的亲弟弟。 5月12日晚上9点多,王赖孩和朋友赶到太和。13日一大早,他手拿锦旗来到王少敬的店中表示感谢。 据了解,王赖渣今年43岁,出生就有智力障碍。2010年农历二月,他独自到乡里看马戏,返回时走失。“父母在他走失后不久就去世了。”王赖孩说,他是家中老大,王赖渣是二弟,还有个小弟远在江西。 5月13日下午4点多,王赖渣和哥哥一起回到了久别的家乡,以后也将和哥哥一起生活。当晚,王少敬和王赖渣进行了视频通话。“怪儿,怪儿……”视频那头,王赖渣不断重复着王少敬的小名。他们约定,今年秋天,再来太和相聚。 颍州晚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