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宋集镇赵围子村有个黄岗,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河边土岗子。 74年前,8名负伤解放军战士在这里被反动派杀害,鲜血染红了黄岗土地。此后,当地群众把这里称作“八路坟”。 近年来,当地村民韩天柱、王永青经过走访并查阅相关资料,挖掘收集了烈士事迹,并给8名无名英烈立碑建园,供群众瞻仰、祭扫。 村民韩天柱、王永青为“八路坟”烈士扫墓 英勇事迹影响了几代人 “我上小学时,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师生去‘八路坟’扫墓。加上我家就住在附近,小时候就听老人讲述8位英雄的战斗故事。”从小就住在宋集镇赵围子村的村民韩天柱说,那时扫墓,每个班都要唱红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宋集镇赵围子村一带,很多村民都有和韩天柱一样的经历,每年清明节前为烈士扫墓,聆听烈士的英勇故事。那时,村民们对烈士们的生平事迹不怎么了解,只知道他们是“八路”(当地群众对解放军战士的称呼),在黄岗被反动派杀害了。 “当年为烈士扫墓的少年,如今已头发斑白。”韩天柱说,他高中毕业后忙工作,为“八路坟”烈士扫墓的机会少了。 退休后的韩天柱闲不住,又到镇上的学校做管理寝室的工作。每天面对天真活泼的孩子,他总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想起为烈士扫墓的情景。 韩天柱有个年龄相仿的亲戚名叫王永青,在这所学校当保安。一次,韩天柱在学校碰到刚去过“八路坟”拜祭的王永青,问道:“‘八路坟’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坟头很小,坟上都是荒草和树丛,看了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王永青叹气地说。 烈士的功绩不能被遗忘!从此,韩天柱、王永青就想着怎么能改善“八路坟”的现状,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光辉事迹,让更多青少年受教育。 历史真相浮出水面 8位烈士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为什么会牺牲在这里……韩天柱和王永清的心里有太多的问号。 2019年2月,韩天柱、王永清向宋集镇提交了《关于请求给八名无名英烈立碑建园的报告》。 与此同时,韩天柱、王永清开始寻找英烈的足迹,辗转百里,找80至90岁的老人、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座谈。通过收集大量资料,两人初步了解了这8位无名解放军战士的基本情况。 8位无名解放军战士是刘邓大军的战士,因参加汝河之战负伤,在迎仙集后常湾后方医院养伤。1947年农历腊月,在转移的过程中,被国民党保长勾结土匪杀害。 8位无名解放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献出宝贵的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烈士的英雄事迹不能被遗忘,烈士的坟墓不能荒芜。 对此,宋集镇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时任镇党委书记的李海峰看后签批:请胡振学调查研究,并拿出方案。 宋集镇党委委员胡振学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王永民、陶玉忠多次走访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得到一致答案,确有其事。他们中,有的亲眼目睹了英烈尸首,有的参加过当年的公审大会。 通过多天的调查走访,胡振学等人确认“八路坟”埋着8位革命先烈的事实。但是,当时并没有找到官方记录之类的档案。 后来,胡振学等调整思路,到临泉县档案局查询。通过查找1950年至1955年度镇压反革命的有关线索,结果找到杨集公社赵围孜大队敌伪人员简明登记表。 “我们根据这个简明登记表上的信息,继续查找,又请求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李洪民帮助。”胡振学说,在解放初期,档案管理尚不完善,许多资料难以留存。在档案室翰如大海的历史资料中找寻这样一份资料,犹如大海捞针。 李洪民听取汇报后,及时联系县公安局领导帮助。 胡振学等人连续查找四天,从1950年度查到1952年度,共翻阅4900多页卷宗。最后,他们查到了韩绍堂等人的供词,交代了其伙同其他土匪残杀8位伤员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包括皖北人民法院判决书。 8位烈士姓名仍是谜 王永民介绍,8位解放军烈士的故事,要从刘邓大军强渡汝河之战说起。 1947年8月24日4时,汝河之战打响。当时刘邓大军前有阻师后有追兵,事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是刘邓大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危急关头,刘伯承、邓小平命令先头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渡河,并亲自点将,把任务交给了六纵十六旅。 汝河之战是著名的血战。这次战役打了30个小时,刘邓大军强渡汝河成功后,继续向大别山挺进。 当时,这8位解放军伤员都是参战人员。因身负重伤,他们被撤到临泉县姜寨韩老家救治,两个多月后转到迎仙集后常湾后方医院,3个多月后,又向宋集明坡转移。 1947年腊月,8位伤员你搀我扶,从后常湾出发。傍晚时分,行至白寨村,伤员遇到西韩寨的韩绍堂(国民党保长),便向他打听去宋集镇明坡(当时驻有少量解放军战士)的路线。 韩绍堂自称是西韩寨的村长,表示愿意为他们带路,又说白天走路不安全,到我家吃过饭,安排人送你们。伤员们正值饥肠辘辘,便同意了。韩绍堂假借留伤员吃饭的机会,勾结土匪,密谋杀害8位伤员。 晚饭后,韩绍堂等4人带着8位伤员一起前往明坡,当他们走到双沟坡时,前边无路可走,伤员中一位排长见势不妙,拒不前行,撒腿向西跑去,其他7名伤员也止步不前。这时,韩绍堂指使一名土匪追赶排长。 由于排长身上有伤加上道路不熟,在黄岗西边被土匪打死,剩下7位伤员手无寸铁,只得听从手握钢枪的韩绍堂指使,径直往双沟坡走。行至黄岗东侧,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土匪倾巢而出,残忍地将7位伤员杀害。至此,8位解放军伤员全部遇难。 当时,住在明坡的解放军战士听到枪响,准备前往察看,但因夜深天黑,情况不明,未敢轻易出兵。附近群众夜里听到枪声和狗叫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第二天,有群众走亲戚路过黄岗,见地上鲜血成片,草草掩埋的解放军伤员尸体被野狗扒了出来。群众才知道夜里有“八路”被杀害了。当地群众把这些尸体掩埋好,堆起坟头。 据资料显示,当夜参与杀害解放军伤员的匪徒共有8人,韩绍堂为首,张明见次之。当天夜里,韩绍堂从李庄找来家丁,将8位解放军伤员尸体就地掩埋。 国民党政府彻底垮台后,韩绍堂畏罪潜藏。为躲避惩罚,韩绍堂潜藏在河南省正阳县,以卖烟为生。1951年 7 月,韩绍堂被人举报,后被押解回临泉。1951 年 8 月 3 日,皖北人民法院判处韩绍堂死刑,立即执行,韩绍堂结束了罪恶的一生。韩绍堂的其他帮凶,也得到了应有惩治。 根据这些资料,2019年8月,宋集镇重新修建了“八路坟”,为革命英烈安了家。目前,8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平资料仍是谜。 每年清明节群众自发祭拜烈士墓 在临泉宋集赵围子,群众到“八路坟”上坟扫墓的比比皆是,广大群众早已把牺牲在这里的8位解放军战士当作亲人。 家住朱小庄的朱士武老人,已93岁高龄。老人不但每年为烈士扫墓,每次赶集路过“八路坟”,都会下车向烈士墓鞠躬致敬。 东韩寨的韩金中老人,小时候就来“八路坟”扫过墓,内心感到崇敬的同时,也为他们感到惋惜,所以每年坚持为烈士上坟扫墓。2019年,当地政府在为8位解放军烈士立碑修墓时,韩金中还来“八路坟”义务帮助干活,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韩老庄的小伙韩金法,平时在阜阳城从事开锁修锁工作。前两天他回老家扫墓祭祖,特意到“八路坟”为烈士扫墓。 近年来,韩天柱和王永青,坚持为“八路坟”烈士守墓,打扫墓地卫生。清明节前,学校学生、相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不断来“八路坟”扫墓,两人在现场主持祭扫活动,向青少年、党员干部、职工等宣讲8位解放军烈士的英勇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