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骗子如此“努力”,防骗也要“升级”

2022-5-12 09:4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8696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楚楠楠|来自: 颍州晚报

  随着反诈知识的普及,大家对刷单兼职类诈骗、贷款类诈骗及杀猪盘式诈骗有了较多认知,但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警方提示,市民要及时了解新的诈骗手法,提高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
  
  “试衣员”陷阱
  
  “成为试衣员免费收各种快递……”近日,在不少网络平台,一股“试衣员”兼职风刮了起来。28岁的宝妈莹莹,就掉进了“试衣员”陷阱。
  
  3月18日,莹莹在一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招聘信息:“试衣寄拍,免费领取还有佣金可赚。”自称“晓林”的微信客服人员称,“寄拍”就是商品免费送给你,可以坐在家中收各种快递,商品有衣服、鞋子、皮包等,兼职者进行试穿或试用,并将试穿或试用照片发送给招聘方,招聘方向兼职者支付薪水。“晓林”还称,为了买家秀的真实性,对兼职者的外貌、身高、拍照技术均没有要求。莹莹心动了,按照“晓林”的提示一步步下载APP、注册。“晓林”以各种理由要求莹莹先行垫付资金,承诺后期可以连佣金一起提现。直到APP显示“登录错误”,莹莹才知道上了当,5000余元进了骗子的口袋。
  
  套路:所谓“招聘试衣员”,实际上是骗子为了吸引受害者的一种“引流”方式,骗子的真正目的则是受害者手中的钱财。在“试衣员”兼职过程中,会不断让受害者下载各种APP,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个人信息被收集,甚至稀里糊涂开通了网贷。一旦目标人群投入更大资金,骗子就以刷单超时、资金被锁、操作错误等理由,让受害者继续投入资金,受害者意识到被骗或手中没有资金了,对方便会立刻消失。
  
  提醒:“试衣员兼职”诈骗对准的目标人群一般为有较多空闲的人,该类人群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闭塞,例如在家看孩子的宝妈、待业的青年等。请勿轻信陌生人传递的兼职、副业信息,以免掉入诈骗陷阱。

案例二:
  
  AI换脸技术,此人非彼人
  
  微信或QQ好友突然发来信息要借钱?单凭文字信息,大家第一反应好朋友被盗号了。但是如果视频电话中正是该好友,还能眨眼、摇头,这钱借还是不借?
  
  今年4月29日晚8点多,在一家汽车4S店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一条“大学好友大航”的视频电话。视频中,小张看到了大航的面孔,但仅持续了30秒钟,对方便以信号弱为由挂断了。随后,“大航”发文字信息说,自己回老家度假,半途遭遇车祸,急需一笔钱给伤者治疗。小张没有怀疑,通过微信转给对方1万元。谁知,对方收钱后,就把小张拉黑。报警后,小张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视频那头是“大航”,怎么会被骗呢?
  
  套路:这是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诈骗的新型案件。骗子利用了AI换脸技术,通过大航社交平台上先前发布的视频,截取了面部视频画面并进行了“换脸”,从而对小张进行了诈骗。
  
  提醒:目前,AI换脸难以肉眼区分。因此,在涉及钱款问题时,尽量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提醒家中老年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放下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案例三:
  
  好心“砍价”,却中了病毒
  
  近日,颍州区居民席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帮忙“砍价”购物的链接,上面写着“找朋友帮忙砍价,最低0元就可以购买苹果手机。”席先生当即点了进去,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后,帮朋友点击了“砍价”。席先生没有想到这条砍价链接竟然暗藏病毒,骗子读取用户手机联系人、短信,窃取其支付宝、网银信息,席先生微信内的600元被转走了。
  
  套路:微信“帮砍价”活动起初只用于营销。由于这种方式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戒备心较低,被不法分子盯上了。他们通过朋友圈“砍价”收集个人信息或骗钱。
  
  提醒:市民要对朋友圈发布的砍价赢大奖类似营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好对方具体身份,遇到诈骗后一定要保存好聊天记录,及时拨打110报警。

   案例四:

  除了“杀猪盘”,还有“杀鱼盘”
  
  宫颈癌疫苗在众多适龄女性群体中备受关注。由于九价HPV疫苗经常供不应求,一些不法人员借此诈骗。
  
  最近,阜南县的姜女士在网上看到,有人可以帮忙预约HPV疫苗,便按照网站提示要求进行预约,显示“预约成功”后,支付了9000元疫苗费用。半小时后,姜女士收到了个人信息匹配错误的短信,要求她再次输入相关信息,并进行转账。姜女士觉得事有蹊跷,随后报警。警方核实该网站是虚假的,姜女士遭遇了最新型的“杀鱼盘”类型的电信诈骗案。
  
  套路:简单来说,“杀鱼盘”就是“鱼咬饵上钩”和“撒网捕鱼”之意。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广泛投放虚假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等待有需要的人主动“上钩”,之后诱使受害者点击链接,再实施进一步诈骗。除了“疫苗代预约”,“杀鱼盘”还经常以“内部渠道”“内幕消息”为诱饵设置骗局。
  
  提醒:预约疫苗一定要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不要盲目相信代预约疫苗。接种疫苗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不要贪图便宜购买“特价疫苗”,更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收到短信不代表真的预约成功,可以拨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电话核实。私下交易转账的,多数是诈骗行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