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患者的信任是最宝贵财富

2023-3-17 10:0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155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周姗姗|来自: 颍州晚报

  近日,2023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名单公布,颍上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玲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是我市唯一获得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能获得这项荣誉,我很激动,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培养!”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玲如是说。
  
  从医20余年,她始终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了解患者就医需求,提供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她认为多学科协同协作是医学领域发展的方向,并对科室进行横向细分,在医疗科研“深水区”不断探索……
  

个人名片

刘玲,1978年出生于颍上县,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共党员,现任颍上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曾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五一巾帼标兵”“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市“三八红旗手”“阜阳好人”等荣誉。


  在医疗科研“深水区”不断探索
  
  记者:20多年来,你在多个科室工作过,见证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担任副院长后,你提出多学科协同治疗,并对科室进行横向细分,原因是什么?
  
  刘玲:1999年,我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考入颍上县人民医院,先后在儿科、普内科等科室工作。那时,分科没有现在这么细。在一线临床工作中,我们要为各类患者进行诊疗,像全科医生一样,但也练就了对病情整体把握的本领。
  
  近年来,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比如,普内科又分出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虽然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也导致医生就像“道路警察”,各管一段,在更细的分支“单兵作战”。其实,人体本来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彼此关联,医生应该具备整体大局观,通晓多个科室业务,才能更准确地对病情作出判断。
  
  2020年,我担任医院副院长,提出“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规范化诊疗”,把我院学科进行了横向细分,分为重症方向、肿瘤方向、慢性病方向等。我认为,全科室作战是医学领域发展的大方向,对医院的学科和业务发展具有新的意义,同时对医生自身的职业规划也更为科学。目前,我仍在医疗科研“深水区”不断探索。
  
  记者:你参与过2020年援鄂以及颍上县抗洪抢险等,这些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刘玲:2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从青涩女孩成长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2020年初,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主动请缨参加安徽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援鄂期间,60多个日日夜夜,我与队友在抗疫一线携手共进、救死扶伤,圆满地完成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及管理工作,获得了医疗队领队、武汉当地医院和当地政府及我省、市、县领导的好评。在抗疫一线,我申请入党,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的家乡颍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作为医疗人员,参与过抗洪抢险医疗工作,有一定经验。2020年,我县发生较大洪涝灾害,我们医疗队在洪灾一线待了一个多星期,坐着船到各个庄台巡回救治患者,解决百姓和官兵长期泡在水中、蚊虫叮咬等健康问题,做到“水不下去、医疗队不撤离”。
  
  2020年援鄂时,我的儿子正读高二。如今,他也选择了医学专业,成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在读大学生。我想这就是耳濡目染的作用,也让我非常欣慰。
  
  应多关注女性的心理健康
  
  记者:多年来,你对女性健康工作非常重视,除了你自身是一名女性,还有其他原因吗?
  
  刘玲: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女性,更是一个妈妈。女性在生活中的不易,我深有感触。因此,尊重女性、呵护患者,对我来说是一种本能。
  
  现在,我担任副院长,协助分管医院的妇幼病区。近年来,我在临床上发现,女性患者压力非常大。比如,很多女性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主观不适症状,但又查不出身体上有病。很多女性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导致女性焦虑患者有所上升,进而影响她们的身体健康。我呼吁社会各界都要对女性给予理解,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减轻她们的身心压力。同时,医学上要建立完善的女性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记者:多年来,你也一直十分关注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致力于基层乡村医师培训,多次获市、县表彰。对此,你是怎么想的?
  
  刘玲:乡村医师既是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承担者,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完善乡村医生培训体系,实施规范化、系统性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年,我主要针对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乡村医师进行培训。很多农村患者,甚至包括一些基层乡村医生,对慢性病、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意识不强,这是需要纠正的观念。比如,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注意吃药,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这就要求基层乡村医生要提高自身临床经验,为患者做好定期监管,树立“管理比治疗更重要”的理念。
  
  帮助患者度过他们生活中最艰难的时刻
  
  记者:从医20多年,你的工作热情从未减弱,而且责任心越来越强。这项工作,对你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刘玲:我特别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在我小时候的梦想中,学医是第一选择。医生的职业周期长、肩负的责任重,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责任,也充满了成就感和获得感。从医20多年,我经历过很多苦累,但更多的是乐在其中。
  
  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是一名老师、一名听众,帮助患者度过他们生活中最艰难的时刻。有一位跟随我治疗了10多年、如今80多岁的肺水肿患者,刚住院时,肺水肿发作、咳血,病情非常危急。经过我的有效治疗,患者病情明显缓解。这些年,他只要一有病就来找我治疗。对医生来说,来自患者的信任是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听说你们家有多人从医,这种家庭氛围对你有什么样的特殊影响?
  
  刘玲:我和爱人都是医生,我的公公、婆婆几十年来也奋战在医疗领域。我的公公朱学潮是当地知名的神经内科医生,今年81岁了,但还没有完全退休,他接受医院的返聘,目前在体检中心发挥余热。
  
  这些年,前往我家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面对找上门的患者,我的公公总是热情接待,尽自己的力量,给患者解除病痛。他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只要自己还干得动,行医路就没有终点。十几年前,他通过及时诊断,救治了一位宫外孕患者。逢年过节,这位患者都会来看他,我们两家就像亲戚一样。
  
  公公和婆婆是我和爱人最好的表率。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家人的血脉里。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