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老三的春天

2023-3-28 15:30| 编辑: 刘黎 | 查看: 26362| 评论: 0|原作者: 饶瑞南|来自: 阜阳日报

  
  老三是个土生土长的皖北人,上初中时进了城,可童年的欢乐在城里再也找不到了。年纪见长,白发渐生,回忆却愈发清晰起来。
  
  老三的春天是从过年走亲戚开始的。
  
  乡下过年走亲戚很有讲究,从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走亲戚的顺序是按照亲近的程度排列的,越亲的越靠前。老三最喜欢去的,是姥姥家。最怕去的,是小姑奶奶家。在姥姥家,姥姥百般疼爱,各种藏了很久的好吃的都拿出来,妗子还会给一个新缝的荷包。小姑奶奶也很疼老三,可她家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老三一见就哭。
  
  在老三记忆里,还是到姥姥家最多,不论过年不过年,只要家里没有太急的活儿,农闲时候妈妈总会带着他去姥姥家。小时候去,妈妈拉着架车子,上面放一床被子,老三就坐在被窝里,在乡间土路上颠来颠去,感觉十分惬意。长大了,老三就和妈妈一起走路去了。姥姥家屋后的河边上,长着许多竹子,这是老三最喜欢的。每到夏天快来的时候去姥姥家,老三总要找一根粗细长短适中的竹竿,砍下来带回家,既可以钓鱼,也可以捕蝉。有一次从姥姥家回来,老三一个人扛着竹竿在前面走着,大人们在后面絮絮叨叨地告别,距离拉得越来越远。老三快走到村口的时候,两只狗对着老三狂吠起来,受到惊吓的老三下意识地拿起竹竿向狗扫去,这下惹恼了那两只狗,它们喊来了全村的狗围攻老三。老三一下子哭了起来,转着圈地挥舞着竹竿,不让狗靠近自己。后面的大人听到了狗叫与哭声,笑着过来赶走了狗,老三才得以解围。这件事给他留下了阴影,直到现在,老三见着体形稍大的狗还都绕着走。
  
  过了正月十五,乡村小学就开学了。老三的一、二年级是在本村上的。学校是村东头的两间破房子。一间是一年级的教室,一间是二年级的教室。黑板是斑驳的黑木板,一学年油漆一次,在新刷漆的黑板上写粉笔字看得特别清晰。长条形的课桌是用土坯垒的,桌面是用泥巴摔出来晒干的,磨得光溜溜的。老师就是本村的,两人轮换着代课,语文算术一肩挑。那时也没觉得上学苦,也没有补课一说,上课就两本教材,语文和算术,没有辅导资料,没有课外书,可老三感到小学的拼音基础打得很扎实,现在用起来还得心应手。那时候农村的小学是五年制,上完一、二年级,就要到大队部所在地的村子里上三、四、五年级了。从村里到学校有二里多路程,同学们结伴而去,结伴而回,充满了欢乐。早上天未亮,孩子们互相串门喊着去上学,拎着小煤油灯,一路星星点点。上完早晨的两节课,回家吃了早饭后再返校上第三节课,下午也是三节课。长此以往,往复循环。下午放了学,老三也不急着回家,在学校操场玩一会儿后,再边走边玩地回家。
  
  出了正月,环村小河冬季结的冰完全消融,河水开始变得清冽。河边的柳树远远望去似乎笼罩着一团绿烟,到了树前却只看到柳枝上刚刚冒出的小绿苞儿。还不到编柳条帽的时候, 却正好可以做柳笛。取一段皮儿厚、条儿直的柳枝,截成粉笔那么长,用手把皮儿捻得与枝干脱离,再把一头用指甲将外边的一层厚皮捋去,留一层嫩嫩的薄皮儿,形成一个扁扁的吹气口儿,柳笛便做成了。老三和一群小伙伴儿都鼓着腮帮子,嘀哩哇嘀哩哇地吹将起来,互相追逐,看谁吹得响,吹得悠扬。
  
  再过几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柳枝都发出了嫩芽,一群玩伴都开始编起柳条帽戴在头上,仿着小兵张嘎的模样,腰带把棉袄扎得紧紧的,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手枪,开始打起“仗”来。最让老三自豪的,是从哥哥那里讨来的木刻小手枪,有了这把枪,就在小伙伴中有了地位,因为全村只有这一把刻得惟妙惟肖的“仿真”手枪,其他的都是粗制滥造。看着伙伴们艳羡的目光,老三也很大方,让每个人都拿着比划几下,然后自己收回来,别在腰带里,再潇洒地拔出来,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高喊一声“冲啊”,带着伙伴们疯跑起来。
  
  皖北的春天似乎特别短,老三和同伴跑着玩着就开始冒汗了,都敞开了怀,露出了黑黑的小肚皮,发际间也闪耀着亮晶晶的汗珠。夏天很快就要到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桃花雪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