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持续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2023-4-6 09:35| 编辑: 刘黎 | 查看: 907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汪文婕 通讯员 祝亚军 实习生 朱翠翠/文 徐丹丹/摄|来自: 颍州晚报

对话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几年,为进一步激发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热情,我市选拔了一批“杰出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起到了激励先进的作用。为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着力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本报从历届入选的“杰出人才”中选取部分代表进行专访,并开设“阜阳发展,有你有我”专栏进行集中报道,敬请关注。
  
  他是一名返乡创业者。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公司锂电池隔膜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左右,PVC压延膜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左右……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干法单拉技术不仅在国内创新大赛上荣获多项大奖,更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封锁、垄断。他是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
  
  个人名片
  

胡伟查看锂电池隔膜


  胡伟,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中国创新榜样、安徽省“特支计划”创业领军人才、第四届徽商领军人物、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阜阳市第四届杰出人才等荣誉。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绿色工厂、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
  
  捕捉商机 进军锂电池隔膜领域
  
  记者:当初,你为什么会选择进军锂电池隔膜领域?
  
  胡伟:我是一名70后,老家在界首市顾集镇。1993年,我进入外地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工作期间,我十分努力,销售业绩在公司名列前茅。2007年,我看到食品包装行业十分有发展前景,就产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08年,我成立了界首市天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食品包装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行业一直保持着长期高速发展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后几年,发展也非常快速,产品占领了广阔市场。
  
  2015年,随着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行业支持力度的加大,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将眼光瞄向锂电池隔膜领域,并于当年着手上了新型锂电池隔膜生产线。
  
  记者:食品包装膜等多功能薄膜市场竞争激烈,你们公司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什么“秘诀”吗?
  
  胡伟:在我看来,优质的产品质量是公司赢得市场的关键。比如在食品包装膜和彩印产品方面,因为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满足客户提出的定制要求,自然附加值就高,利润率就高。针对重要客户,我们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直接采取终端客户服务机制,实现专人服务,保障产品供应,控制流通成本。
  
  同时,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产非常重要。我们生产的虽然只是小小的薄膜,但需要反复打磨,将产品做到精益求精。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我们和众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比如王守义十三香、哈药集团等。
  
  企业发展,人才和创新很关键
  
  记者:在产品研发等重要环节,你都是亲历亲为。这样做,你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胡伟: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出生在界首农村,从返乡创业到拥有今天的成绩,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创业艰辛。凭着执着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我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成绩的取得不是靠我自己,而是公司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句话说得好——“队伍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如果在公司重大事情上,我这个“领头羊”不能很好地给大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那么我的团队也可能不会那么有活力和创造力。所以,作为企业负责人,十多年来,在重大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我都是亲自带领技术攻关小组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与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安徽省1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记者:在你看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胡伟:企业要发展,人才和创新很关键。目前,我们公司已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安徽省多功能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中心,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研发人员,同时参与申请国家专利171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
  
  可以说,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公司从创立至今,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科技创新和人才密不可分。提起锂电池,人们都很熟悉,从手机到电动车再到飞机,处处都有它的用武之地。但提起锂电池隔膜的核心生产技术——干法单拉技术,很多人就会觉得非常陌生了。此前,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国家拥有锂电池聚合物隔膜的生产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为了打破垄断,我们攻克了锂电池隔膜核心技术——干法单拉技术,大大提高了隔膜的安全性,一跃迈入行业领先。这项技术不仅在国内创新大赛上荣获多项大奖,更是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封锁、垄断以及国内锂电池生产行业核心部件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拥有了自己的技术,也让我们在国内的锂电池隔膜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量快速提升,锂电池隔膜产业拥有非常巨大的市场前景。我们公司又进一步扩大锂电池隔膜产能和规模的投入,继续瞄准比亚迪、厦门海辰、宁德时代、鹏辉电源等行业领军企业,积极与四川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创新研究平台进行对接,增加企业内生创新活力。
  
  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及地区
  
  记者: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难题?你和团队又是如何努力克服的?
  
  胡伟:我们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曾遇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对锂电池隔膜进行研发生产,技术要求很高,也需要足够的资金进行扩产扩能。恰巧,当时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开发银行推出了一项扶持实体经济的产业基金,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公司获得了国家专项基金的补助。此后,我们公司又从省发改委争取了部分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的资金扶持。这些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了公司快速扩大产能。
  
  记者:下一步,你对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有什么规划?
  
  胡伟:我们公司一直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方向,我们扎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品的研发,已经取得锂电池隔膜相关国家专利44项。2021年,公司的“高性能锂电池隔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公司年产3.5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7条线正式投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非洲、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深受客户的信赖。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定创新发展信念,抓住机遇和市场。2023年,我们将持续加大对锂电池隔膜产能的投入,计划年内投资3亿元、再新增4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在实现企业自身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助力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