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给父母的中秋礼物

2023-10-7 08:46| 编辑: 刘黎 | 查看: 16738| 评论: 0|原作者: 李梅|来自: 阜阳日报

  月饼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超市货架上的呢?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它们一天比一天多,开始在不起眼的位置,最近两天被摆在了入门处。一走进去,就霸占了我的整个视线,简单、直接、干脆地告诉我,中秋节到了,该买些月饼回家看爹娘了。
  
  故乡正值秋收,玉米黄壳,高粱红穗,大豆芝麻裂开了嘴。父母忙得不可开交,芝麻割完,大豆等着;玉米掰完,高粱等着。我从手机的监控里,看着他们今天拉回来一车芝麻,明天又拉回来一袋豆子,后天又装回来一车玉米。浓浓的秋被一一摊开晾晒在院子里,一片金黄。我看到了忙碌,看到了疲惫,看到了秋天的凉意,就是看不到一丝丝要过中秋节的欢乐气氛,忍不住打了电话回去。
  
  “妈,马上要过节了,想吃什么口味的月饼?”
  
  “快到八月十五了吗?天天忙得连日子都忘了。”母亲微微叹息。
  
  记忆里,除了春节与元宵节,端午和中秋都与忙碌相依相伴。夏初,去收麦子的路上,兜里总会揣两个端午节的鸭蛋;秋天,掰玉米的间歇,母亲会递来一块中秋节的月饼。似乎,节日伙食的改善是为了犒劳这劳作的辛苦;似乎,等待许久的收获需要这样的节日来庆祝。繁重劳动的苦与节日的甜,就这样互相掺杂着,交织着,弥漫在我的整个童年与少年时代。
  
  后来,远离家乡,远离了土地,田间劳作不再是生活的主体,夏收与秋收,也不再是生活考场上的命题作文。渐渐地,我忘却了劳动的艰辛,忘记了父母还在故乡,在土地上栽种着一个又一个日子,他们的中秋节还是被镶嵌在漫长的秋收的夹缝里。
  
  知道小时候收获庄稼时,我的愿望是什么吗——啥时候过一个不干活的端午节或中秋节就好了。父母从未说过,但他们的愿望也应该如此吧。
  
  我挂了电话,开始在货架上挑挑拣拣,父亲的血糖高,拿几盒无糖的月饼,母亲牙口不好,就买软糯一点的。又买了石榴、苹果、大枣等水果。鸡鸭鱼肉也少不了,通通装进后备箱。
  
  到了家里,父母已提前回来,高高兴兴把我们迎进晒满庄稼的小院儿。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我跟随着提前约好的收割机到了地里,仅用两个小时就把父母二亩地的玉米收割完毕。雇了车,将玉米全部拉回来,又让老公这个劳力用起重机将玉米一袋袋吊到二楼的房顶上晾晒。父亲看着颗粒归仓的玉米,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两天预报有雨,我正愁怎么办呢,这下可以放心了。”母亲则乐呵呵地说:“今年的中秋节,终于不用干活,好好过了。”看着二老的笑脸,我突然有点心酸。
  
  送给父母一个不用辛苦干活的节日,就是他们最开心的礼物了吧?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