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年大学迎来新学期 “老有所学”梦想“热辣滚烫”开启 “重回课堂最开心了。”3月11日,沉寂了一个寒假的市老年大学按下“启动键”,3199名新老学员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开启“热辣滚烫”的新学期。书画、朗诵、太极拳、京剧……8个系62门课程、180个教学班,极大地满足了学员们“老有所学”的多样化精神需求。 春暖花开回校园 上午8时,虽然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位于奎星路上的市老年大学已经热闹非凡。学员们或步行、或骑车,早早地踏进校园,彼此见面时显得格外亲切。学员李保明当天起了个大早,他这学期选择了诗词和行书等课程。“到了这个年纪就想多学点东西。这里的老师非常敬业、专业,学校还经常组织丰富的活动和演出,我们不仅学到了技能,还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他兴奋地表示。 8时30分,学员们纷纷各就各位,跟随老师开始愉快的学习之旅。音乐响起,服饰表演班的学员们精神抖擞地跟着老师迈开“猫步”,踏着强劲的节奏走来;舞蹈教室里,扇子一开,学员们随着伴奏歌曲翩翩起舞,双手翻飞,舞出优美的动作;在古筝班,学员们的手指在弦上来回拨动,时而强劲、时而趋缓,奏出悦耳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大学课堂,汲取知识的营养,寻找精神家园,一直是众多老年人期盼许久的愿望。作为老年大学的一名新生,65岁的刘先生选择了诗词班。他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将老师讲的重点记录在笔记本上。 “既然来学习,就要有个学习的态度。第一节课虽然有些难度,但我觉得非常有趣。我相信,只有活到老学到老,生活才会充实,身心才会健康。这样,老伴不担心,儿女也放心,我们的幸福指数自然会更高。”刘先生说。 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老人们来上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希望实现儿时的梦想,有的寻求新的社交圈,有的渴望摆脱孤独,还有的则希望继续深造。他们不仅想找点事干,还希望能继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老年大学正好能满足这些需求,让学员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市老年大学教务老师表示。 为了满足学员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今年春季学期,市老年大学完善了课程体系,设有文史语言、养生保健、舞蹈、戏剧表演、电脑摄影、书法、美术、音乐等8个系62门课程,共180个教学班。课程不仅涵盖传统领域,还与时俱进地开设了手机视频剪辑、照片后期处理、智能手机使用等“潮”课程,并增设了文学欣赏与写作、中国古典园林鉴赏、彩铅画等“小众”课程。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市老年大学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不少年轻的面孔。许多“90后”的年轻人加入到“50后”“60后”的教师队伍中,为老年学员们带来了新鲜的教学视角。 2001年出生的周慧琴作为老年大学素描班的教师,深受学员们喜爱。当被问及是否与比自己年长的学生存在代沟时,她笑着表示:“课堂是跨越代际的,通过与学员们接触,我感觉他们是一群热爱生活、勇于尝试、充满活力的老人,他们展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打破了以往我对老年人群体的印象。我们在课堂上相处非常融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