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林中仙子”的寿带鸟再度现身阜南县,我市摄影爱好者李明成功拍摄到其灵动的身影和育雏的珍贵画面。这已是他连续第六年在阜阳地区拍到寿带鸟。专家指出,这一现象印证了阜阳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研究鸟类在平原地区的分布提供了重要依据。 镜头记录温馨画面 “发现寿带鸟巢时,我和影友都激动不已。能捕捉到喂食幼鸟的瞬间,实在幸运。”6月30日,李明回忆拍摄经历时,仍难掩兴奋。 今年5月上旬,李明和影友在阜南县方集镇采风时,无意间发现寿带鸟在林间穿梭,当时他并没有过多打扰。6月初,当他再次来到现场时,惊喜地发现寿带鸟已经筑巢,小寿带鸟探出脑袋,张着小嘴嗷嗷待哺,雌雄寿带鸟正轮流给它们喂食。李明拍摄到了寿带鸟给幼鸟喂食的温馨画面。 其实,这并非李明第一次在阜南方集拍到寿带鸟。早在2020年,他就和影友在这里首次发现并拍摄到寿带鸟。此后每一年,他都在方集拍摄到寿带鸟。 “今年寿带鸟的窝筑在一棵高大杨树的树杈上,距离地面约10米,上面有几片杨树叶遮挡着。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李明告诉记者,今年发现寿带鸟窝的地方,距离2020年首次发现寿带鸟窝的地方相隔约50米。 证明生态环境改善 寿带鸟属雀形目王鹟科,雄鸟拥有近乎体长三倍的华丽尾羽,飞行时长尾飘动,故有“林中仙子”的美誉。 “寿带鸟属于夏候鸟,主要以昆虫为食,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及次生阔叶林中,是森林中重要的害虫天敌。”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永民介绍,因其繁殖能力较弱且对环境要求苛刻,寿带鸟早在2012年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即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同时也是安徽省重点保护动物。 李永民指出,寿带鸟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有分布。此前安徽省的观测记录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带,在淮北平原地区极为罕见。近年来阜阳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的大量清晰影像,为证实该物种在皖北地区的分布提供了重要依据。 连续六年记录到寿带鸟的方集镇,地处洪河与洪河分洪道之间的洪洼地区,位于皖豫两省三县(阜南、临泉、淮滨)交界处。该区域位置偏远,自然景观优美,拥有裴湾、谢小湾、大张湾等湿地,水系发达,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良。 “寿带鸟在皖北平原连续六年稳定繁殖的现象十分珍贵,充分证明了阜阳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李永民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