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播下彩陶文化的种子

2024-4-26 09:50| 编辑: 刘黎 | 查看: 337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王军侠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探访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陶瓷班
播下彩陶文化的种子

卢群山(左)指导学生练习拉坯

    4月24日9时许,在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一堂特殊的传承课正在进行。75岁的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群山坐在拉坯机前,手法娴熟地将一团瓷土坯料塑造成型。这里是学院新开设的陶瓷制造技术与工艺专业班,未来,界首彩陶文化的种子或许在这里萌发传播,逐渐壮大。
  
  学院开设陶瓷班
  
  “腹大口小,这便是传统艺术器皿中的富贵瓶。”卢群山边拉坯塑形,边向围观的学生们介绍,彩陶制作要经过练泥、拉坯、修坯、施化妆土、刻花、剔花、晾晒、素烧、饰釉、釉烧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
  
  自2021年起,卢群山成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不定期地向陶瓷班学生传授彩陶技艺。在他看来,这是推广彩陶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一步,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这项泥与火交融的传统技艺。卢群山相信,通过努力,界首彩陶——这项历经千年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能够得到发扬光大,并继续传承。
  
  今年3月中旬,卢群山又获得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称号,也是我市唯一入选者。对于卢群山来说,这只是外在的认可,他更看重的是传承与创新并行不悖,让界首彩陶这项民间工艺为更多人熟知,并激发更多人学习传承的热情。
  
  想办法推广彩陶技艺
  
  “在我父亲那一代,仍然固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门户偏见。”卢群山告诉记者,因为推广彩陶技艺,他曾与父亲卢山义发生过多次争执。遗憾的是,直到父亲去世前,那种守旧的观念依旧没有改变。
  
  2007年,卢山义去世,卢群山开始打破门户之见,广收门徒。但他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彩陶在内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尽管曾有年轻人对彩陶产生过兴趣,但往往耐不住学习的寂寞,一时热情过后便放弃。
  
  那些年,为了彩陶传承,卢群山想尽了办法。虽然获得了政府部门颁发的很多称号,但他始终难以开心:“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就这样断了。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将它推广传承下去。否则百年之后,如何面对祖先?”
  
  为了推广彩陶技艺,卢群山不惜“贴钱”授徒。在他明确师徒身份的9人中,他不仅不收取学费,还利用退休金及经营彩陶的盈余为徒弟们发生活补助。在他的悉心教导下,9名弟子中已有5人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
  
  已累计招生60余人
  
  今年21岁的李浩远是淮南寿县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制造技术与工艺专业班大二学生。他自幼对陶瓷产生浓厚兴趣,部分原因是爱看央视的《鉴宝》节目。高考那年夏天,得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有陶瓷制作专业,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李浩远表示,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这门流传千年的非遗文化兴趣愈加浓厚。去年,他先后参加阜创汇陶瓷职业技能大赛及全国工业设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六名,“毕业后,我打算从事彩陶行业,为推广彩陶文化尽一份力。”
  
  界首市的刘佳同样是大二学生。她告诉记者,老家附近有座“张存世雕刻馆”,她经常去那里参观,从而培养了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刘佳认为,学习陶瓷的最大收获是能够静下心来,独自在静室中,隔绝尘嚣,看着手中的泥土逐渐塑造成型,获得独属于自己的满足感。
  
  “界首彩陶文化的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人才队伍的培养。”界首市文化馆馆长王海涛表示,与很多老手艺类似,由于缺乏传承,彩陶行业曾一度落寞。今年是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制造技术与工艺专业班招生的第三届,已经累计招生60余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通过校企合作,在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高校生中,培养出更多有志于彩陶文化的匠人,将使界首彩陶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让更多人喜欢上彩陶文化。”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