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向“新”提质效 夯实“硬支撑”——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一线观察

2024-11-8 09:5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091|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李维娜|来自: 阜阳日报

   秋冬交替时节,行走在颍淮大地,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令人目不暇接,一批批固根本、利长远、强支撑的产业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加速集成,为阜阳高质量发展夯实“硬支撑”。


  拼速度、比质量,一批项目刷新“进度条”

  11月5日,在临泉县,安徽诺德电子有限公司技改后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高精密单双面线路板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这个今年7月开工建设、次月纳统的项目,正朝着年新增200余万平方米高端线路板目标冲刺。

  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如火如荼推进。

  近期以来,全市各地一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先争优,坚持干字当头、提振精神状态,以超常规举措抓发展、上项目、拼经济、防风险,推动项目建设工作提质提效。

  在界首市,总投资3.5亿元的年产2万吨功能性休闲食品及凝胶软糖生产线项目于今年初开建,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2条智能化全自动功能软糖生产线将于本月试生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2万多吨功能性休闲食品。

  在阜南县,总投资超5亿元的年产3万吨精密铸造及高端智能铸造加工项目,借用过渡厂房,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9月实现纳统,月产油泵1.5万台等,月产值超1600万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在颍上县,总投资超12亿元的年产1000吨陶瓷新材料及10亿只微型安规陶瓷基片电容器项目,于今年2月开建,目前,部分设备陆续进场并调试,预计11月底试生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在库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87个(不含房地产开发),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个,完成投资增长16.2%,高于全部投资15.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8.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8.1个百分点。

  技术领先、产品过硬,细分赛道上“抢身位”

  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走进全市产业项目一线,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项目,让人印象深刻。

  在云龙粮机年产3500台(套)粮食智慧进出仓装备技术改造项目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台台行业领先的仓储机械走下生产线。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云龙粮机有限公司通过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更新产品,探索出一条“协同创新、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科创路径。

  以创新为依托,云龙粮机在行业的显示度越来越高——“云龙YUNLONG及图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生产的输送机、清粮机、装仓机等十大系列10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其中,主导产品输送机市场占有率达43%,占中储粮系统设备采购量的62%、国内排名第一……

  位于颍上经开区的安徽锐美轻量化精密部件生产线项目,眼下正在试生产。这个总投资8亿元、亩均投资800万元的项目,是沪苏浙合作项目,也是皖北重点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类项目。

  “这是我们为知名车企生产的驱动电机外壳。”锐美精密部件总经理吴克桦介绍,企业已成为比亚迪、北汽、广汽、吉利等汽车厂商和电驱动头部企业一级供应商,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

  今天的项目档次,决定着明天的产业高度。我市在建产业项目普遍呈现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项目投资建设主体多为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多个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延链补链、聚链成群,“6849”产业布局“塑形铸魂”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纵观全市在建产业项目,大多是我市优化调整的“6849”产业布局中的重点项目。

  通过技改、扩建、招大引强等方式,一批项目落地建设、竣工投产,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老树发新芽、小树变大树、独木变森林”。

  位于阜合园区的天钠科技年产1万吨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于去年6月签约落地,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建设年产2000吨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目前正在调试,建成后钠离子正负极材料领域将有“阜阳造”,进一步壮大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规模。

  位于颍东经开区的合成生物科创研发及生产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一期项目建设2个20吨、4个50吨发酵罐合成生物学配套生产线等,形成年产γ-氨基丁酸(GABA)等生物合成营养素1440吨的能力。目前,部分设备已进场安装,有望本月底实现试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为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再添“劲旅”。

  放眼全市,太和县、界首市依托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优势,引进一批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企业,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迈进;颍上县立足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基础,引育了赛拉弗、万度光能等一批优质企业,产业规模快速壮大;阜南县持续放大比亚迪百亿项目溢出效应,从最初的线束生产扩展到如今的转向器壳体、底盘配件、盖板等铝合金压铸件生产,产值翻倍增长。

  培育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色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不断升腾。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