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水音铃铛,在日本旅游景点标价500至8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至39元),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特色伴手礼。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精巧的工艺品中,不少产自千里之外的阜南县许堂乡新集村扶贫车间。 车间内工人忙着加工铃铛。全媒体记者 徐丹丹 摄 近日,记者来到阜南县许堂乡,走进阜阳彬鸿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百余名工人正熟练操作冲压机、焊接机等设备。宽3厘米、厚0.5厘米的铜带历经冲压成型、激光焊接、镜面抛光等20余道工序,蜕变为造型时尚、工艺精巧、铃声悦耳的成品铃铛,让人爱不释手。 公司总经理韩开彬手持成品铃铛介绍:“我们公司有27年铃铛生产经验,真空电镀工艺可保持5年不褪色,铃内腔结构经声学设计音色清脆。目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家工艺品企业的发展路径折射出珠三角制造业梯度转移轨迹。1998年,在东莞玩具、五金等行业打拼9年的韩开彬创办工艺饰品加工厂,主攻外贸市场。 2011年起,企业聚焦铃铛细分领域,开始生产各种立体卡通铃铛、一字铃、十字铃等,通过上海国际工艺品展等平台打开日韩市场。2021年,为降本增效,企业将生产基地搬迁到阜南县,目前在许堂乡、朱寨镇有4个加工点,保留东莞外贸团队专注营销。 车间内,2台全自动冲压机昼夜轰鸣,单台设备10小时即可完成3万件铃铛片冲压。与之配套的全自动喷漆机可实现猫眼珠光、烤漆等7种表面效果,电镀生产线则满足镀镍、仿古做旧等定制需求。目前产品线已拓展至牛铃、虎口铃、水琴铃等上百个品类,并拓展到精品包装盒、文具等多个门类。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自行设计和为知名品牌代加工逐渐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我们的产品定制周期是7至14天出样、30天交付。”韩开彬说,企业已经与国外多家设计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订单加工各类工艺品铃铛。2024年,企业实现产值3000万元,其中出口占比40%。 在国内文旅市场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企业已经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营重点放在了国内。“借助马拉松赛事、明星演唱会、大型展会等,把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包括铃铛在内的工艺品,借鉴国外经验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纪念品。”韩开彬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