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尝尝用今年新小麦制作的全麦面包。”7月3日,阜阳市粮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刚出炉的面包端到企业负责人汤子威面前,金黄蓬松的面包泛着诱人的光泽。 今年午收期间,颍上县关屯乡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 “嗯,松软有嚼劲,麦香浓郁,口感丰富。”汤子威细细品尝后不住点头,“没想到咱们本地小麦做出来的全麦面包口感这么好,我们可以再跟富民村合作,今年秋种多签一些订单小麦。” 汤子威对当地品牌小麦的认可,是颍泉区宁老庄镇富民村“一粒麦子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时间回溯到2023年,为破解集体经济薄弱、土地闲置的困局,富民村党总支决定在产业振兴上破局,通过“村企联建”模式,主动对接绿色食品产业,成功引进粮颂食品。依托村里2000平方米的闲置建设用地及周边百余名留守劳动力资源,粮颂食品仅用6个月便完成厂房改造、设备调试,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企业每天能生产3万斤面包,产品在长三角俏销。 然而,看着满载面包的货车不断驶出村庄,党总支书记付成林却发现一个现象:运来面粉的货车络绎不绝,但原料几乎全部从山东、河南等地采购。 “我们村有3000多亩耕地,每年小麦产量近千吨,为啥还要舍近求远?”带着这个疑问,他走进汤子威的办公室。 “随着人们对粗粮需求的增加,我们开发出全麦面包,需要优质中筋小麦。”汤子威介绍,经过深加工后,1斤面粉的价值是小麦的3倍。 这次对话让付成林敏锐捕捉到商机:“如果我们村改种企业需要的专用小麦,再由企业委托面粉厂加工,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帮农户增收,这不是双赢吗?” 说干就干。村“两委”立即邀请农业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富民村的沙壤土和光照条件适合种植优质中筋小麦,可满足企业生产全麦面包的需求。由于部分村民对新品种持观望态度,村集体率先流转200亩土地,试种“中原国科15号”小麦,委托给当地农业服务组织托管,实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 今年夏收,200多亩小麦交出亮眼答卷:平均亩产1000多斤,符合中筋面粉生产标准。更令人惊喜的是,粮颂食品以每斤1.4元的价格全部收购,比市场价高出0.2元。 种植品牌小麦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和之前采购外地面粉相比,我们通过订单小麦加工面粉成本降了10%。”汤子威说,今年秋种计划将订单面积扩大到1000亩,同时开发全麦饼干、杂粮面包等新产品。 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回信中说:“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有效路径。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包装,再到物流销售,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延伸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难题,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一链十群一基地”“十大行动强支撑”思路,加快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645亿元、全省第一,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超1405亿元、居全省前列;今年前5个月,全市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682.6亿元,同比增长16.86%。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