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建设进度,只为群众早日喝上引调水

2025-7-25 09:42|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1578| 评论: 0|原作者: 任刚/文 王彪/摄|来自: 阜阳日报


项目航拍图


   入夏以来,高温持续。在安徽建工水利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建工水利”)承建的临泉县杨桥镇城乡供水一体化(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二期二标段项目现场,各类大型施工机械开足马力加紧施工,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进行工艺管道管沟开挖及管道安装等各项作业,向着9月底前完成通水试验节点目标任务冲刺,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为加快推进供水地下水源替换工作,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保障群众早日喝上更安全健康的饮用水,临泉县人民政府依托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区域引调水工程建设,启动临泉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配套供水系统升级改造工程。这项总投资31.8亿元的民生工程,主要是新建三处地表水厂。目前,流鞍河地表水厂已基本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群众喝上引调水)二期工程二标段(城东地表水厂)和临南地表水厂正全力建设。


吊装施工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群众喝上引调水)二期工程二标段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安徽建工水利项目负责人边永正在指挥施工。边永介绍,自去年10月开工以来,项目管理团队守牢安全底线、严把工程质量,统筹调度各班组进场、材料供应,全力以赴保障施工进度。目前,厂区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进入工艺管道及工艺设备安装阶段,主体施工周期较原计划工期提前60天。

  边永表示,总造价3.17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群众喝上引调水)二期工程二标段项目,规划用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引江济淮工程引入长江水源,经淮河支流输送至临泉,再经6.7公里专用管道引入厂区净化,日处理水量将达20万吨,为当地实现供水地下水源替换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构建“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制。


清水池顶部防水施工


  边永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口径管道安装是原水管网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工期和质量。如何进行弯头角度切割、管道组对拼接及指导现场切割是他们面临的最关键问题。项目技术攻坚小组积极探索给水钢管连接管件精细化安装技术,研究提高连头部件裁切及安装质量,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流程,提高施工效率。该技术获评2025年度省级工法。为了保证变形缝的施工质量,缩短工期,减少后期二次修补费用,项目管理团队通过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等方式,提高变形缝的施工质量,一次成型合格率达到93%,并在安徽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大赛中获三等奖。


喝绿豆汤防暑降温


  项目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进入夏季高温天气以来,为了在保障一线作业人员健康安全的同时,保障施工进度,项目管理团队调整施工时间,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定期向一线作业人员提供藿香正气液、十滴水、清凉油、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工会驿站,为一线作业人员提供休息避暑场所。下一步,项目部将倒排时间节点,持续加大人、物以及机械的投入力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