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鹿茸,根根饱满,绒毛鲜亮,刚割下来就被老客户订走了。”7月14日,颍上县新集镇蒋庄村的长荣梅花鹿养殖基地里,负责人刘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望着棚舍里140多头欢腾的梅花鹿,眼里满是笑意。眼下正值鹿茸收获旺季,这份“甜蜜的忙碌”要持续到9月。 走进养殖基地,只见棚舍里的梅花鹿或低头觅食,或悠闲踱步。其中50多头公鹿正值产茸期,头顶的鹿茸饱满厚实,还泛着光泽。“今年收成差不了,目前已经收了约50斤鹿茸,早就被预订一空。”刘发笑着说,这些从东北“迁居”淮河岸边的梅花鹿,为他叩开了致富门。 刘发与梅花鹿的缘分,始于2014年。当时,他在广州做品牌策划,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每斤鹿茸市场价动辄数千元,而他的老家颍上水草丰美,玉米、大豆、小麦秸秆则可以做饲料,“回家养鹿大有可为”。 这个念头让刘发毅然辞掉工作回到老家,从东北引进20头双阳梅花鹿。“头一年就亏了不少,鹿死了几头,还上演过‘集体大逃亡’,凌晨报警找鹿,现在想起来还心疼。”刘发回忆,靠着北上长春学来的养殖技术和共青团颍上县委协调的贴息贷款,他一点点稳住了阵脚。 养殖场的梅花鹿已从最初的20头增加到目前的140多头。每天,刘发和工人都要给鹿群准备充足的饲料,一头鹿一天得吃三四斤。玉米、大豆、小麦秸秆是鹿最爱吃的“主食”,每年能“消化”数十吨。 养鹿多年,刘发也摸出了不少门道,更清楚其中的难处。“最怕小鹿受惊吓,它们一紧张就‘小鹿乱撞’,可能会撞死撞伤。”他说,割鹿茸时也必须格外小心。 经过多年摸索,刘发总结出独特的“选种经”“喂养诀”。这几年,他还走上“新赛道”:线上直播割鹿茸、喂鹿日常,攒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线下售卖梅花鹿,远销江西、湖南、湖北、山东等地。 “今年的鹿茸收成格外好。算上已收获的50斤,到9月收获季结束,预计能割200多斤,加上鹿茸酒等衍生产品,纯收入能突破40万元。”刘发说。 如今,当地有多户村民跟着刘发养鹿。谁家的鹿出了问题,一个电话他就上门指导。“一户养个十头八头,一年光卖鹿茸就能增收两三万元。”刘发说,接下来会尽自己所能带动村民致富。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