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大学的小阮即将升入大四。暑假开始前,他就和家人商定:留在学校专心准备考研。每天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半,他过着图书馆、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虽然上半年就开始备战英语,但因为目标院校是上海的双一流大学,还要跨专业报考新闻专硕,时间还是有点紧张。”小阮说,暑假是一段能完整学习的时间,必须抓住机会。 三伏天的大学校园少了平日的喧嚣,却并未完全安静下来。记者在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图书馆、清河校区教学主楼看到,有不少像小阮这样的“考研族”,正在为梦想而埋头攻读。 阜阳师范大学备战考研的学子 寝室5个人都留校 “我们寝室5个人都留校备考,早上看到他们起床,我就有紧迫感,不敢赖床。”小阮告诉记者,虽然大家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但晚上回到寝室后,还是会聊一聊当天的复习进度,讨论英语、政治等科目遇到的难点。 除了自主复习,小阮还从网上查找学兄学姐的经验分享,并关注招生信息。 “因为招生简章还没发布,往年有些学校会更换参考教材,甚至取消招生名额,提前了解可以避免做无用功。”小阮说。 考虑到上海高校对英语成绩要求较高,小阮报了一个线下培训班。据他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考研辅导班有全程班、暑期班等不同类型,费用在1万到3万元不等。 “大四前的暑假本该进入强化阶段,但因为我是跨专业,专业课才过完第一遍,英语单词和阅读理解也只刷了两遍,政治准备等到9月再集中攻克。”小阮说。 目标是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小雅也选择了留校自主备考。“没有报班,主要靠网课自学,整个复习计划都是自己安排的。”小雅告诉记者,选择留校是因为“回家静不下心学习”。 教育学专业是统考科目,需要掌握四本专业教材。从今年3月开始,小雅每月重点攻克一本,暑假再进行系统复习。现在每天的安排是背单词、听网课、背书和刷题。5个月来,她保持着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的规律作息。 前几天弟弟办升学宴,她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宴席结束后立即返校继续学习。 跑到东北去备考 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洪一放暑假,就奔赴东北地区目标院校附近的自习机构备考。 “之所以跑这么远备考,主要是因为我跨专业报考双一流院校,压力较大。希望能近距离感受目标院校的氛围,增强紧迫感,同时方便获取当地考研的最新信息。”小洪告诉记者,两个月的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和自习室费用合计近万元。从目前的学习效果来看,这笔投入物有所值。 小洪最初想跟着大家的时间安排:早晨7:30起床,8:00到教室学习。但实践两周后发现,自己早晨难以按时起床,还会因晚起产生自责。 “意识到晚上学习效率高后,我就索性晚上多学一会儿,大约夜间2:30睡觉,早晨9:30进入学习状态。”小洪表示,改变作息后,没有了晚起的心理负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前期准备不足,我直到大三才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所以现在英语复习要投入更多精力。”小洪说,经过一个月的专项突破,他的英语水平已有明显提升,“阅读理解从最初每篇只能答对1题,到现在最多错1题,单词也已经系统复习了三遍。” 小洪说,他在自习室的座位正对目标院校的校园景观,“每次学习累的时候,抬头看到校园的风景,立刻就充满了干劲。”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