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全国文明村镇”卢寨村的“颜值”“气质”提升之路

2025-8-1 16:09| 编辑: 刘黎 | 查看: 16032| 评论: 0|原作者: 储继明 邓雅洁

      近期,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其中,阜南县王化镇卢寨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曾经,这里环境脏乱、村风涣散,是典型的“后进村”。几年来,卢寨村“颜值”“气质”双提升,直至成为“全国文明村镇”,走出了一条怎样的路径?
  
卢寨村党群服务中心。

  环境整治,从村民的“柴草棚”开始
  
  来到卢寨村,你会发现,这里水泥路、沥青路往来纵横,宽敞整洁;民居大多是二层、三层小楼,房前屋后除了公共绿化,还有各家种植的绿植、花卉及果树等,有的民居甚至可以称得上“农村别墅”;村里还有文化广场,绿树成荫,休闲凉亭、座椅、健身设施等应有尽有,时有村民在广场上健身休闲。
  
  村民吕大爷家后院有个柴草棚,里面麦秸、树枝等分类码放,整洁通风;在他家院墙上,还有阜南历史名人吕蒙的画像及吕蒙精神的相关总结。总体来看,吕大爷家既整洁,又具有文化气息。“这多亏村里干部上门帮我规划整理。”吕大爷乐呵呵地说。
  
  多年前,吕大爷家的柴草棚紧挨着院墙,秸秆、木柴随意堆放,不仅影响美观,雨天还容易积水滋生蚊虫。2018年10月9日,村“两委”成员上门宣传文明创建相关政策,帮吕大爷规划了柴草棚的整理区域,还协调施工队伍,对他家的破旧墙头予以整修,并在墙面上画上体现“吕蒙精神”的画面。如今,吕大爷家的柴草棚分类码放、整洁通风,成了村里“样板”。
  
整洁有序的农户家庭。

  像吕大爷家这样的小院改造,在卢寨村已有20余户。
  
  “卢寨村位于阜南县王化镇东部,是三国名将吕蒙的故里,辖18个村民组,5629人,耕地面积4329亩,蒙洼地近万亩,半岗半湾,三面环水,地广土沃,风景优美。但多年前,卢寨村也存在环境整治‘老大难’问题。”卢寨村党总支书记张雪介绍,如柴草棚堆放凌乱,部分杂物突出等问题。对此,村“两委”迎难而上,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乱堆乱放行为管理,及时对垃圾进行清运、对垃圾乱堆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防止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筑牢环境安全防线。
  
  该村按照环境整治“五清”标准,动员全村居民参与,对乡村主要干道路边进行隔离美化,把门前屋后的空地利用起来,建设“四小园”。并修建下水道,对窄幅路进行铺垫加宽等。
  
  村里同时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积极开展“清洁文明户”评选活动,对符合“清洁文明户”标准的家庭进行表扬、嘉奖。
  
  此外,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卢寨村依托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形成意见收集、研讨交办、问题反馈“三单”工作模式,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以2023年为例,村里帮助群众办实事500余件,其中,清理黑臭水沟20多条,修建路边隔离墙300多米,黑化路头200平方米,修建水泥路1180米,安装沟塘防护栏5000多米。
  
  “四会联动”破陋习立新风
  
  “‘颜值’提高还不够,‘气质’提升很关键。”张雪说,这就体现在文明乡风的建设上,“破”而后“立”。
  
  近年来,卢寨村构建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四会联动”治理体系,破陋习,立新风。
  
  2018年9月,卢寨村村民张泽举母亲去世,正赶上村规民约刚实施。按照以往习俗,这场丧事又是请戏班,又是大摆宴席,花费巨大不说,还耗费大量精力。但这次,在红白理事会的宣传和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张泽举响应号召,简化了丧事流程,只邀请了至亲好友,宴席规模也大幅缩小,张泽举表示,虽然丧事办得简单,但该有的仪式感一点没少,亲戚朋友也都理解支持,而且相比以前还节省了费用,这笔钱可以用来给家里改善生活。看到老张家的做法,村里其他村民也深受触动,对红白事简办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自红白理事会推行“婚丧简办九条”以来,卢寨村成功劝阻高价彩礼12起,丧事平均花费降至8000元。
  
  村民议事会,通过“屋角会”“板凳会”等形式,增强村民参与感。比如,卢寨村杨东组沿王吕路两边通往农田的主干道年久失修,每逢雨天便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和农业生产。村民议事会在接到村民反映后,迅速组织召开“板凳会”。会上,村民各抒己见,有的提出修路的材料选择,有的建议规划修路的具体路线。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商议下,于2018年6月20日确定了合理的修路方案。经过前期筹备及施工,2024年11月份,这条路完工,原本坑洼的道路变得平坦宽敞,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据统计,像这样通过“屋角会”“板凳会”协商解决的道路修缮、土地纠纷等事项多达32件,真正做到了“村民的事情村民自己说了算”。
  
  道德评议会致力于弘扬正能量,推动良好家风建设。卢寨村每半年开展一次“身边好人”“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这也成为村里的一大盛事。杨后组村民张大爷就是“身边好人”的典型代表。张大爷年逾古稀,多年来一直义务照顾村里孤寡老人李奶奶。无论是日常的饮食起居,还是生病时的悉心照料,张大爷都不辞辛劳,从不抱怨。他的善举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9年5月18日,在道德评议会的评选中,张大爷毫无悬念当选“卢寨好人”。村里不仅为他颁发了证书,还号召全体村民向他学习。在榜样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注重家风建设,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愈发浓厚。
  
  禁毒禁赌会,则由村里联合派出所开展宣教活动,建立网格化排查机制,实现涉毒涉赌“零新增”。
  
  此外,该村还请村里“五老”调解会帮忙调解邻里纠纷。村“五老”调解会是由村内的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他们凭借在乡亲们中的高威望、好信誉以及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村民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今年,已成功调解村里大小矛盾30多起。
  
  产业兴旺助树新风
  
  在卢寨村,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蔚为壮观。
  
  “仓廪实而知礼节。”张雪说,树立文明新风,并最终蔚然成风,离不开村里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收入增加。
  
  近年来,卢寨村结合实际,优化光伏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以2023年为例,村集体光伏收益71.98万元。
  
  该村还引进专业种养殖企业,对成立的合作社和企业进行不等金额的投资和入股,2023年增加村集体收益18万元以上;整合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流转,促进村集体、种植大户和群众“共同增收”。目前卢寨村流转土地3000余亩,仅此一项就增加群众收入13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益21万余元。
  
卢寨村吕老家村民活动广场。

  随着收入逐渐提高,生活越来越好,村民文化、体育、健身等方面需求也越来越高。打造村室广场,方便群众休闲娱乐;每月10日举办“文明集市”,成了村民的节日。打卡文明集市、参与志愿服务、沉浸式学习文明知识……近年来,卢寨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借鉴传统“赶集”形式,创新打造集理论宣讲、健康义诊、文化传播、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集市。接地气的服务、有温度的互动,不仅让群众在“赶集”中感受生活的热闹与充实,更搭建起邻里交流、传递正能量的平台,让文明种子在卢寨村生根发芽。
  
  比如,村民陶治安以往对健康养生知识了解并不多,身体稍有不适也只是硬扛着。一次,陶大爷参加文明集市的健康义诊时,结识了前来义诊的医生志愿者。医生不仅为他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还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从那以后,陶大爷开始注重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进行简单的锻炼。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现在的陶大爷,不仅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还会在集市上向其他村民分享自己的转变和收获,成为文明健康生活理念的义务宣传员。这样的例子在卢寨村的文明集市上还有很多,文明集市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
  
  卢寨村还于2024年12月份创新开设“新农人艳利”抖音直播间,由“90后”村干部王艳利担任主播,累计直播65场,累计在线人数5万人次,解答问题3.6万余条,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解惠民政策,帮助村民理解移风易俗的意义。直播间还开设“文明信箱”,收集建议20条,推动村内增设垃圾分类点、组建广场舞队等实事落地。
  
卢寨村稻虾养殖基地。

  2018年,卢寨村先后获评“阜阳市文明村镇”“阜阳市星级标准化党组织”;2020年,入选“安徽省文明村镇”和“省级示范村”;2021年,获评“阜阳市美丽庭院示范村”。不久前,卢寨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如今的卢寨村乡风文明、邻里和谐、环境整洁、生活富裕,卢寨村的蜕变不仅是全村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党建引领和文明新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体现。未来,卢寨村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张雪说。
  
  图片由阜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