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松现代产业园安徽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公司内,一排排崭新的设备在无尘车间内有序运转,工人们正仔细检测着刚下线的Micro-LED芯片,这些精密元器件即将发往三星、索尼等行业巨头企业。 今年6月,这个投资3亿元的高科技项目在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与普通企业不同,赛富乐斯身上系着一条特殊的纽带——它是由上海松江区推荐落户到六安的企业,未来五年内产生的税收和统计数据将由松江与六安按照40%:60%的比例共享。 “这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而是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共享经济成果的创新实践。”六松现代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海峰介绍说。 国家战略下的“双城牵手” 时间回溯到2021年底。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蓝图上划下关键一笔。这份文件将六安市与上海市松江区结成对子,开启了一段山海联动的合作篇章。 “我们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对接江浙沪,优质、高效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随着《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出台,六安与上海的合作被提升到新高度。 2022年8月,松江区与六安市金安区签署合作协议,六松现代产业园作为省际合作园区正式确立。园区选址金安经济开发区核心区,紧邻合肥市肥西县,规划范围约15平方公里,成为两地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我们采用‘管委会+公司+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主动承接长三角相关城市产业资源外溢。”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金安经开区管委会承担行政管理职能,运营公司负责招商引资和服务,基金则提供金融支持——这种三位一体的架构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突破性的利益共享机制 2024年11月,松江区政府与六安市政府签订《六松现代产业园利益共享机制协议》,标志着两地对口合作实现质的飞跃。今年2月,安徽、上海两地统计、发改部门联合出台配套办法,“财税分成、统计分算”跨区域共享机制正式落地。 什么是跨区域共享机制?根据协议,由松江区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推荐落地六松现代产业园的企业,其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财税收入地方留存部分,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等统计指标,按照六安市60%、松江区40%的比例共享分算。 “当前的产业转移并不是先发地区将落后产能淘汰给周边地区。”马海峰解释道,“在六松现代产业园中,既有在松江发展良好需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也有松江招商引资而来的优质项目将生产基地设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利益共享,让两地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机制实施后,松江区合作交流办与六安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共享机制说明会,向松江各街镇园区、国有企业详细解读政策。松江区发展改革委还常态化摸排工业项目外溢转移情况,与六安积极对接,让机制真正运转起来。 创新模式下的园区实践 成立之初,六松现代产业园就确立了“1+3+N”的工作思路: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开展产业链协作对接、科技创新服务和金融赋能建设三方面工作,并借鉴上海成熟经验建立园区运营体系。 金融赋能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推手。2023年8月,松江国投集团与六安金安区联合发起设立吉六零山海合作系列基金,该联合基金总规模5亿元,基金存续期限7年,主要投向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科学领域。基金80%投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同时通过“投招联动”带动项目落地六安。 在科创协同方面,园区借助上海对口合作项目资金,完成六松创新中心的升级改造,组织六安企业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金融和产业领域,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要素对接会,为金安经济开发区揭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合作园区”,推动金安区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促进六安应流航空与上海尚实能源达成技术研发合作,形成“上海研发+六安制造”模式。 企业迁移的双赢故事 沪皖协作,山海情深。三年多来,六安与松江的合作不断深化。随着一批批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六安正从产业转移的承接者转变为区域发展的贡献者,松江也在共享发展中拓展了经济腹地。 在六松现代产业园内,安徽艾科智创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产出约25万平方米电子面单。这家源自上海松江的企业2021年底建成投产后,发展势头迅猛。 “好的政策让我们发展安心。”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艾科智创落地,为其配套的上游企业也来到六安发展。 作为利益共享机制的首个落地项目,赛富乐斯的投产更具标志意义。该项目通过松江国投吉六零资本与金安产投资本合作,“以投带引”将项目引入园区,从签约到开工仅用18天;曼盛包装则实现了园区外资项目“零”的突破。作为利益共享机制首批项目之一,这些企业的落地不仅赋能老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更对深化两地产业协作具有深远影响。 “这两个项目是两地利益共享的开始。”马海峰表示,从“对口帮扶”到“利益共享”,松江金安探索出一条跨区域协同发展新路。 园区未来将继续以招商引资为中心,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拓展招商渠道。同时深化“管委会+公司+基金”模式,发挥吉六零山海合作系列基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服务区域合作。 如今,园区内,来自上海的设备工程师正培训当地工人操作精密仪器;松江的招商干部则带着六安同事走访企业,讲解财税分成的双赢模式。 从黄浦江畔到大别山区,一条突破区域协作新路正在持续延伸。当松江的基金遇见六安的土地,当上海的技术邂逅安徽的制造,对口合作已不再是单向帮扶,而是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的共生共赢。(记者 史睿雯 谢麒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