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暑期170名“阜博红”小志愿者“在岗” 为你“话”阜阳

2025-8-28 09:4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87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王彪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欢迎来到阜阳市博物馆!接下来,让我带大家了解阜阳的故事……”展厅里稚嫩童声响起,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旅程就此开启。暑假期间,170名“阜博红”小志愿者在阜阳市博物馆化身“小向导”,满怀热情地为游客讲述阜阳的过往。

小讲解员李嘉蕙


  小讲解员“上岗”:稚嫩声音“说”历史

  8月24日下午2时,在通史馆一厅内,10岁的李嘉蕙身着整洁的志愿者服装、佩戴耳麦与音箱,稳稳地站在近3米长的黄河古象象牙化石前,眼神笃定地讲解道:“结合象牙长度与大象身高比例推算,这只古象生前体长约9至10米、身高达4米……”讲解中,她不时用手势引导游客的目光。从史前的古象牙,到见证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文物,再到伏羲传说,10分钟讲解流畅完整,当她鞠躬致谢时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同一时间,通史馆二厅内,12岁的姚雨泽条理清晰地介绍着阜阳汉简:“在纸张尚未发明的年代,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讲解结束后,他还带领游客走进“汉代星空”展区,结合展品讲述阜阳出土天文观测仪的历史背景与科学价值。

  “让孩子来讲厚重的历史,这种搭配特别有感染力!因为是同龄人讲解,我家孩子听得比平时认真多了。”游客武先生感慨。据市博物馆展教部志愿者组负责人张文玉介绍,馆内170名小讲解员年龄跨度在8岁至16岁之间,活跃在各展厅角落,成为博物馆里的一道动人风景线。

小讲解员在给游客讲述


  从“小萌新”到“小行家”:系统培养助力成长

  小讲解员展现出的专业素养,离不开博物馆一套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自2023年5月开馆以来,市博物馆面向社会规范招募志愿者,针对成人与青少年分别制定清晰的准入标准,从年龄、居住区域到服务时长均有明确规定;报名者需通过面试、系统培训、实操考核方可“上岗”。博物馆还邀请历史文化学者、资深讲解员开展历史知识、讲解技巧和礼仪规范专题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模拟演练”,帮助小志愿者快速掌握讲解要点。

  李嘉蕙和姚雨泽正是这套培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代表。作为开馆初期就加入的“元老级”志愿者,李嘉蕙对馆内文物早已了如指掌:“这两年多来,我认识了馆里所有的文物,讲解时用到的知识点,还能和学校课堂上学的内容相互印证,特别有成就感。”凭借在博物馆练就的扎实讲解能力,她经常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成为校园里的“小小文化宣传员”;姚雨泽也告别了曾经调皮好动、偶尔需要老师提醒的模样,成长为如今沉稳大方、讲解专业的小讲解员。

  两人的妈妈谈及孩子的变化,满是欣慰:“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不仅让孩子多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回馈社会,还学会了如何礼貌待人、得体沟通。”这份成长与付出也收获了认可,李嘉蕙和姚雨泽获评2024年度“全省十大优秀志愿者”。

  志愿力量注入:为文化传承添新彩

  市博物馆原有20名正式讲解员,虽然能为游客提供全程“一条龙”讲解服务,但由于展厅数量较多,难以完全满足每一位游客的讲解需求。“阜博红”志愿者队伍的加入,有效填补了博物馆讲解服务的缺口。

  目前,除小志愿者外,还有约40名成人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聚焦于单个展厅的部分展品,既补充服务力量,又提升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阜博红’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零散参与,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市博物馆馆长刘建生表示,这些志愿者不仅以实际行动扛起了传承阜阳历史文化的责任,更为博物馆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