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8时40分,二十四节气中首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如期而至。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节气一到,冷空气南下的步伐加快,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秋燥也愈发明显。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因“闰六月”影响,寒露提前至农历八月十七,虽未达传统“九月节”的时间,但深秋的寒意已悄然袭来。 据市气象台最新预报,近期阜阳天气转折明显,气温起伏较大,呈现“前期晴暖、后期转凉”的特点。10月9日至11日,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整体气候舒适,最高气温稳定在26℃至29℃,白天外出无需过多添衣,适宜户外活动与出行。但从12日开始,天气将出现明显变化,全市转为阴天,部分地区有小雨;至13日,降雨持续,气温进一步下降,最高气温降至20℃左右,最低气温仅16℃,较前期最高温降幅近10℃。 气象部门提示,后期降温伴随降雨,体感温度会更低,市民需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受前期阴雨影响,不少市民家中衣物、被褥可能受潮。10月9日、10日以多云为主,阳光充足,正是晾晒防潮的好时机,市民可抓住这两天进行衣物晾晒。 寒露养生 运动宜温和 饮食讲温润 安医大五附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奇介绍,寒露后阳气渐退、阴气渐升,气候既燥且寒,养生需紧扣“防寒防燥、收敛阳气”的核心原则。 从中医角度看,肺喜润恶燥,此时“凉燥”之邪最易伤肺,可能导致口鼻干燥、咽喉痒痛、干咳少痰、皮肤紧绷等不适;同时,“寒邪”易侵袭经络关节,引发关节疼痛、僵硬,还会损伤脾胃阳气,出现脘腹冷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养生方式上,有以下四点建议: 锻炼宜温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而耗伤阳气,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随身携带薄外套,间歇时及时披上保暖。 作息重“收敛”:遵循“早卧早起”的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人体阳气内藏,适应时节变化。 保暖抓重点:早晚温差大,需及时添衣;老年人应全面保暖,尤其注意头颈、腰腹和脚部,避免寒气从关键部位侵入。 饮食讲温润:多吃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少食生冷;体质虚弱者可适当平补,避免过于滋腻的食材;日常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蜂蜜水或梨水,缓解秋燥。 此外,正如谚语所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每晚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足三里穴,能促进气血循环,有效防范寒气入侵。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