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他把肾给了侄子,把一生给了母亲

2025-9-26 09:20|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27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来自: 颍州晚报

   侄子患尿毒症,他代替哥哥捐肾,完成了生命的馈赠;母亲患病,他耐心守护,用爱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现年53岁的阜南县黄岗镇槐井村村民王贺进,用无私的奉献和滚烫的孝心,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亲情之歌。不久前,他被评选为2025年第二季度孝老爱亲类“阜阳好人”。

王贺进给母亲梳头


  “不找老伴了,伺候俺娘一辈子”

  9月22日中午,王贺进做好饭端到母亲面前:“娘,吃饭了。”母亲却像赌气的孩子,态度坚决地说:“我不吃,一口也不吃。”

  王贺进搬来小板凳坐在母亲面前,舀起一勺饭递到她嘴边。母亲起身要走,他赶忙放下碗,拿起梳子为她梳头。母亲夺过梳子要打他,他急忙躲开,梳子被扔在凳子上。王贺进再次捡起梳子递过去,这次母亲接过来,反而给他梳起头来,忽然哈哈大笑。

  “我娘就是这样,一会儿吃一会儿不吃的。过一会儿她又愿意吃了。”王贺进说。

  王贺进的母亲今年85岁,2020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需要人全天照料。那时王贺进还在武汉打工。此前的2018年,他的妻子病逝,两人没有子女。“哥哥家里人口多,我单身,我来照顾娘。”2020年,王贺进回到家乡,开始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王贺进就轻手轻脚起床,生怕惊醒母亲。他走进厨房,变着花样给母亲做既可口又营养的早餐。一切就绪后,他才回房轻声唤醒母亲,帮她穿衣,扶她到餐桌前。他先吹凉一勺粥,再送到母亲嘴边;母亲忘了咀嚼,他就耐心提醒,像教小孩一样。

  饭后,王贺进会陪母亲在院子里散步、聊天。尽管母亲常常听不懂或转眼就忘,他依旧不停地说着。

  母亲有时会像孩子般哭闹发脾气,王贺进总是默默承受,用温柔的话语安慰,轻轻抱住她、拍着她的背,直到她平静下来。

  白天,他时刻关注母亲的动静,定时喂水、提醒如厕。母亲喜欢晒太阳,他就搬来椅子安顿好她,一边做家务,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留意母亲。

  晚上,他为母亲准备热水,仔细帮她洗脸洗脚,擦拭身体,再扶上床盖好被子,陪着母亲再聊一会儿天。直到母亲渐渐入睡,他才熄灯回房,却从不敢深睡,随时准备回应母亲的呼唤。

  这就是王贺进照顾母亲的日常。“不打算找老伴了,就伺候俺娘一辈子。”他说。

  “如果我出事,照顾好咱娘”

  目前,王贺进的大侄子与妻子在杭州萧山生活。妻子做保洁工作,他在家休养,坚持服药以巩固换肾后的治疗效果。而他体内的肾脏,正是来自王贺进的捐赠。

  2021年,王贺进的大侄子不幸患上尿毒症。病痛折磨着这个年轻人,也让整个家庭陷入痛苦与无助。在肾源紧缺、等待遥遥无期的现实面前,侄子的生命就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在全家陷入绝望之际,王贺进主动站了出来:“我家就我和老母亲两个人,我把肾捐给侄子吧。”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不解:“要捐也该是他亲爸捐啊?”王贺进解释道:“我哥哥身体不好,如果他捐肾,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再说侄子病了不能再干重活,哥哥要养活两家七八口人。万一他的身体垮了,这个家怎么办?”

  经过检测,王贺进与哥哥的配型都吻合,两人争着要捐。王贺进对哥哥说:“你不让我捐,我就捐给别人。”这句话让哥哥终于作出让步。

  手术室外,王贺进还安慰哥哥和侄子家人,叫他们别太担心。只是临进手术室前,他轻声对哥哥交代了一句:“如果我出事,照顾好咱娘。”

  六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王贺进的肾脏在侄子体内成功移植。他憔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俺娘、俺侄子,都是我的亲人。我做的这些,不是很正常吗?”采访结束时,王贺进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