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基层治理有了“新”帮手

2025-10-17 08:51|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100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汪文婕 通讯员 韩玟婷 张欣月|来自: 阜阳日报

  外卖骑手变身“移动网格员”,实时上报在送餐途中发现的楼道堆物、消防隐患;出租车司机组建“应急服务队”,在暴雨中化身“救援先锋”,凭借路熟车快的优势快速响应求助;电商主播搭建“云端议事厅”,在线破解村民农产品难卖问题……如今,在太和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移动网格员、社区治理观察员等新身份,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

  大街小巷有了“流动的眼睛”

  10月13日清晨,天色微明。外卖骑手朱良培穿行在前往太和六桥的路上,这是他当天接到的第二单。桥面上,一个女子的身影引起他的注意。就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女子突然拦住他,将手表和钥匙塞到他手中。“拜托你了……”话音未落,她已转身向大桥栏杆奔去。

  朱良培一把抓住女子的手臂,同时快速拨通外卖站点队长范子辉的电话:“范队,六桥有人要跳河!”这个平常“赶时间”的骑手,用另一种方式与时间赛跑。5分钟后,处警人员到达现场,在众人协作下成功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在太和县,像朱良培这样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身穿各色工装,穿行在大街小巷,化身为一双双“流动的眼睛”。

  快递员李伟自从成为社区治理观察员后,便养成了边工作边观察沿街道路的习惯,发现隐患立即拍照及时反馈;网约配送员胡继柱曾在深夜送餐时,发现一处井盖丢失,立即在井口旁竖立警示标志,随即拍下照片联系社区负责人,让风险得到及时化解;快递员贾壮在派件路上救助昏倒老人,一直守护对方,直至救护车到来。

  创新基层治理路径

  “全县有1.3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们分布广、流动快、熟悉社情,是基层治理最灵动的‘神经末梢’。”太和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传宏介绍,县里高度重视这支“治理生力军”,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今年年初选聘了首批3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移动网格员、社区治理观察员,并成立“和小新”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随手拍”“顺手公益”“沿途服务”等“志新向善、愿爱相伴”志愿服务。

  “新力量”加入,服务保障工作同步跟进。太和县推出“五和同‘新’卡”,制定“十大暖‘新’实事清单”“暖‘新’友好服务月度清单”“‘和善和美’志愿服务清单”等,构建起覆盖新就业群体的服务网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过扫码即可获取服务信息,有效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与此同时,县里依托非公讲坛、创业小灶等平台,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培训,2024年以来累计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2万余人次。“这些培训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事业的大门。”电商从业者宫宇曾对网络运营一知半解,参加培训后推动店铺逐渐走上正轨,生意越来越红火。

  值得一提的是,太和县还通过开展“最美快递小哥”“最美外卖骑手”等“十佳”新就业群体系列评选活动,树立新就业群体先进典型,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

  张传宏表示,该县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不仅打破了传统治理的边界,更激活了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接下来,该县将选聘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基层治理,以职业特性为“钥匙”,打开治理新维度,让基层矛盾在“流动”中被发现,在“协同”中被解决。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