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似乎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有的市民手上持有多张信用卡,额度高达十几万至几十万元。 信用卡为市民消费、资金应急提供了方便,但值得警惕的是,如果用卡不当,不仅影响个人信用,甚至会构成犯罪。银行业人士提醒市民,珍爱个人信用,养成良好用卡习惯。 恶意透支套现 诈骗后果严重 记者了解到,信用卡诈骗案近年来呈多发态势,其中去年至今,我市各级法院已审判此类案件十余起。 颍泉区居民田某,于2012年3月利用他人身份办理一张信用卡,之后通过POS机刷卡套现,恶意透支。虽然发卡银行多次催收,但是他拒不还款,并潜逃外地。 截至2014年8月1日,田某共逾期本息合计109096.53元,其中本金6.3万多元。 2019年11月,田某被上海警方抓获。近日,法院以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田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对其违法所得63645.10元予以追缴,返还银行。 无独有偶。太和女子刘某,于2013年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恶意透支本金98216.15元。经银行多次催收,刘某仍不归还,并注销联系电话,潜逃外地。2019年7月,刘某被北京警方抓获。最后,刘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此外,临泉男子秦某,冒用他人身份办理一张额度为1万元的某银行信用卡。 之后,秦某利用他人POS机,将卡内额度提现用于个人开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如今,因信用卡使用不当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个别持卡人疏于防范,被人利用,或者出于逐利心态,容易受骗。”市公安局颍州分局反电诈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当前一些打着信用卡套现、提额、征信修复等幌子的诈骗手段,值得警惕。 个人信用卡 不得用于炒股等非消费领域 除了恶意透支、逃避还款,还有些持卡人将信用卡资金用于大额投资、购买房产等,导致个人还款压力增加,有的被降低额度。 我市一位银行业人士介绍,一名客户在该行办理了两张信用卡,额度为10万元。去年该行发现该客户用卡异常,经调查得知,这名客户把卡里的钱刷出来用于购买股票,结果被套牢,导致出现偿还困难。 除了购买股票,现实中还发现一些客户刷信用卡购买房产,或用于商业经营。“对于这类行为,是决不允许的。一旦发现,将给予冻结或者降额的处理。”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近期部分银行相继发布公告,规范信用卡资金用途。其中,7月10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称,信用卡透支应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证券市场、生产经营、房地产开发、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8月11日,光大银行公告也明确,个人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如果进行超出信用卡正常资金用途之外的交易,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另外,光大银行也会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降额、止付、冻结、锁卡等管控措施。 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今年6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了《关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内人士指出,有些消费者过度依赖信用卡透支消费,背负了超出其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甚至陷入“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的境况。 还有消费者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易导致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可持续,也致使金融机构风险累积。 如何养成良好用卡习惯?这位人士建议,合理消费,及时还款。尤其要规范用卡行为,避免使用信用卡进行大额投资、消费等。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信用卡逾期千万不要销卡,销卡之后没有新的消费记录,不良记录会一直在。应该自记录产生之日起,维持良好的征信记录,5年之后可清除。如果发现征信报告有误,要及时去当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交异议申请和相关材料。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