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六旬老汉出书 传承家乡文化

2020-11-4 09:53| 编辑: 刘黎 | 查看: 2421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今年65岁的刘秀杰曾有个梦想,将自己搜集的民间传说整理成书,让那些老一辈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被更多年轻人了解。随着《古朴的插花镇》等书籍的出版,他的梦想开始逐步变为现实。
  
  刘秀杰展示自己出的书
  
  出书说家乡故事是他的梦想
  
  刘秀杰今年65岁,是颍东区插花镇新园居委会居民。高中毕业后,他在当地担任村支书、居委会书记。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刘秀杰经常和当地的长者聊天,对当地的民间传说可谓耳熟能详。
  
  王莽篡权追杀刘秀、“插花娘娘”的传说、送老雁馍的习俗……刘秀杰听到有意思的故事,就用笔记下来。可渐渐地,刘秀杰发现这些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年轻人都不了解。“每一个民间故事都代表着一份难解的乡愁,将这些整理成书,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我们的家乡,爱上这片土地。”成了刘秀杰的梦想,但年轻时工作繁忙,一直没能实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爱好写作,刘秀杰曾多次参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的《故事会》创作班函授学习,也尝试往《故事会》投稿,并发表了几个民间小故事,这让他深受鼓舞。
  
  去芜存菁将传说整理成书
  
  从基层干部岗位退下后,刘秀杰翻看年轻时整理的手稿,决定将家乡的传说整理成书。但着手整理时,刘秀杰发现由于是口口相传,很多故事前后矛盾,甚至不乏牵强之处。
  
  以插花镇的名称由来举例,相传是在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时,途经阜阳被当地一位头插鲜花的姑娘所救,后来刘秀得了天下为感谢这位姑娘,在当地建插花庙而得名。
  
  “这些寄托群众美好愿望的传说,有些细节因后人演绎,出现了与史实明显相悖的地方。”刘秀杰说,比如插花牛肉汤,有传说是当初插花娘娘给刘秀喝了当地的牛肉汤,让刘秀恢复了健康顺利逃脱追杀,这在他看来就过于牵强了。“耕牛马匹等在历史上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不可能提供给百姓食用,私宰耕牛在古代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通过几年的走访整理,去除其中明显不符史实的部分,2017年,刘秀杰自费出版了家乡传说集《古朴的插花镇》。全书共11万多字,涵盖了插花镇与刘秀的传说、送老雁馍习俗的由来、插花中学的历史等内容。之后,他又出版了劝学集《易读易智》。目前,他的第二本民间传说集《朱洪武出世传说》已进入收尾阶段。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