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系群众,事无巨细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他扎根基层,为乡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他不忘初心,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就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颍州区马寨乡皮楼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汪宗岭。 汪宗岭于2017年4月被下派到皮楼村。三年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倾情帮扶贫困群众,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截至2019年底,皮楼村已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任务,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6.6万元。 11月2日一大早,汪宗岭又一次来到脱贫户刘振秀家中,询问她近期的生产生活情况。刘振秀家因病致贫,是汪宗岭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以前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汪队长来了后,带着扶贫工作队帮助俺建好了房子,又带着俺养羊。俺现在的生活真的大不一样了。”说起扶贫工作队对自己的帮助,刘振秀十分感慨。 如今,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阶段,汪宗岭和扶贫工作队加大了遍访频次,持续关注“三户一体”,带领扶贫专干摸排实情、核算收入,针对每家每户情况实施一户一案。 “只有通过遍访贫困户,持续跟踪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才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汪宗岭告诉记者,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他们一直在调整帮扶措施,通过采取介绍务工、安排公益性岗位、落实教育补助、申请政策兜底等,确保脱贫不返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汪宗岭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筹资金,做规划,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结合村里留守老人、妇女多的特点,引进带贫能力强的鞋类加工企业入驻村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目前,皮楼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6.6万元,如期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真的很大,村里发展的有产业,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皮楼村村民李晓文告诉记者,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他们干活有劲头,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扶贫工作成绩突出,受到村民的赞誉,汪宗岭却从未停下脚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于皮楼村的未来,汪宗岭信心满满,正谋划着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带领群众奔小康。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