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过后,颍泉区宁老庄镇枣树行村的千亩玉铃铛枣全部进入休眠期,但是驻村工作队却没闲着,正在核算村集体枣园的收入。 去年春天,枣树行村在洪海路与029乡道交叉口流转土地40亩,全部种上玉铃铛枣树。这些枣树苗树龄都在3年以上,由于管理得当,今年8月第一批玉铃铛枣上市,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年底一算账,去掉各项成本,一亩地纯收入2000元左右。 “上半年气候条件好,枣长得大,40亩枣挣了7.6万元。”枣树行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周平说,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当地的玉铃铛枣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一万人次以上。 在玉铃铛枣种植面积稳步增长的同时,枣树行村集体经济也打起“枣”主意,试验种植40亩玉铃铛枣。“玉铃铛枣收获后,村‘两委’专门到市区多家商场超市、机关单位推广,通过消费扶贫销售一半以上。”周平说。 枣树行村产业发展门路,远不止提“枣”增收一项。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墙之隔的扶贫车间,经常有阵阵卤香味飘散出来,这是安徽烹之道食品有限公司在加工养颜菜、秘制凤尾鱼。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烹之道食品每年上交2万元租金,还带动当地10多名群众就业。 “玉铃铛枣属于鲜食水果,季节性强;我们加工卤味食品全年无淡季,效益很可观。”企业负责人介绍,用上等肉皮加工的养颜菜,也就是真空包装的卤味皮丝,秘制凤尾鱼原料则是周边市场上常见的小杂鱼,在18摄氏度以下,这些产品可以保存12个月,深受周边餐饮企业欢迎。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让村集体真正富起来。”枣树行村党总支书记巩守信说,今年村级光伏电站预计收益6.22万元、入股颍泉区涌泉种植专业合作社预计分红9.8万元、入股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分红4万元,加上鱼塘租赁、选派扶贫干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收入等,枣树行村全年预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